韓江《永不告別》:在意識與潛意識、在生與死的交界感受真實

《永不告別》是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南韓作家韓江最新(2021)的長篇小說。這部小說太美,藝術性比起《素食者》與《少年來了》又高了好幾個層級。韓江獲獎當之無愧。

Yongbu Gaobie

故事從小說家慶荷與住在濟州鳥的攝影師好友仁善的關係展開,然後展開仁善與母親的故事,最後展開濟州四三事件。或者應該說,展開的是事件的創傷及創傷如何在事件結束後依然代代相傳無法終結,以及留在潛意識中、被潛抑的回憶。

小說的故事在首爾開場,但是很快(第一部第三章開始)就進到主要的場景濟州島。這既是小說故事主要場景,也是濟州四三事件的發生地。兩兩交疊,錯綜難解。

讀這部小說前已經知道政治與歷史的脈絡是與台灣的二二八事件同期、發生濟州島上的一場血腥的大屠殺。猜不到的是作者如何把歷史融入這段故事中。這也是精采之處,從第一個句子到最後一個句子都以你完全無法預期的節奏發展。

第一部第三章慶荷抵達濟州島開始,接續第二部、三部,逐漸邁向故事的高潮。仁善在濟州鳥的木工房與住家就像是某種交界。或者像是 limbo,被困在兩者之間:時間與空間,意識與潛意識,當下與過去,知覺與回憶,肉身與靈魂,以及生與死。

大部分的場景都在雪地。雪景的描寫很美,甚至超越了川端康成的《雪國》。當然也因為「雪」在《永不告別》中被賦予更多的意義。

最美的是文字的韻律。看個別段落是一種節奏。但當你全部讀完、隔著一點距離再來感受(或是,如果你經驗老道的話,讀的時候就同時有兩種距離),你會感受到另一種節奏。

那質地有一點像動畫形式的紀錄片《與巴席爾跳華爾滋》。以色列導演阿利佛曼訪談他當年的軍中同袍,試圖找回他十九歲那年參與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戰爭的回憶。受訪者主觀的敘述與動畫的呈現都非常超現實,卻又全部都是源自真實的經歷。

觀眾就在超現實與現實間來回。然後在電影的結尾,動畫突然轉換為真實影像,把觀眾推進大屠殺的現場,直接看著倖存者的面部表情與肢體語言,看到真實血腥的屍體與屍塊。

當然兩者還是不完全一樣。《永不告別》比《與巴席爾跳華爾滋》更抽象,更有故事性(畢竟是小說)。但這已經是我的經驗中最強的連結了,不論主題或形式。

從《素食者》、《少年來了》到《永不告別》,週末順著發表時序讀完圖書館借得到電子書的、韓江的三本小說。如果你還沒讀過,想讀,我建議的順序也是這樣。作品的複雜度與藝術性逐漸提升,也反映了作家的成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