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完美日常》:現在是現在,下次是下次

文溫德斯導演、役所廣司主演的《我的完美日常》像一首詩。重覆中有變化,變化中有韻律,韻律中有留白,留白中有情感,情感中有人生。

Perfect Days

電影的寬高比是很老派的、現在比較少見的 4:3。這個傳統的比例很有效地把觀眾的焦點收斂在人物與故事,也定義了這部電影的風格。

役所廣司飾演的平山是東京公廁清潔工,日復一日打掃各地公廁。生活也一成不變。同樣的拉麵店、居酒屋、洗衣店、澡堂、書店。他是個停留在上世紀的老文青,聽錄音帶老歌,讀二手書店的老書,看神社的老樹。活在當下,活在自己的世界。

說到當下,我有一個跟平山很類似的儀式。過去十四年,我走在街上只要看到月亮,就會拿起小相機拍張照。現在的變焦倍率較高,但早年我從只有五倍時就開始拍了。不會刻意去找月亮,也不會為了拍月亮停太久,一切隨緣。也未必會上網分享。

拍月亮是有療癒力量的。它可以讓你從不斷流動的世界中暫停下來。集中注意力,聚焦於當下,觀月也觀心。就像木漏。空氣中的粒子與雲層、月亮的盈虧以及因為離地球距離的遠近而改變的視直徑讓你每次拍到的月亮都不太一樣。

平山的變與不變有兩個層次。

第一,他享受每一個當下。看似重覆的事,每次的體驗都不會完全一樣。就像他每天在神社午餐時會拿起底片相機拍一張陽光下同一棵樹的樹蔭中流瀉的光影。現在是現在,下次是下次。就像幸田文的《木》。

第二,他還是渴求改變的。你從他種植盆栽、以及讀的小說就看得出來。尤其是他一開始讀的威廉福克納的《野棕櫚》、以及外甥女從他書架上翻出來看的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Eleven》。當他開始接受那些一開始被迫展開的改變後,反而會不能接受「怎麼什麼都沒有改變」。

這也是一部公路電影。空間有三個層次:平山上下班的公路,生活中穿梭的街巷,讓他停下來的住家、店家以及一間又一間的公廁。即使平山的每一天都一模一樣(尤其一開始),觀眾看到的每一天的影像都有點不太一樣。

聲音也是。平山通常是在凌晨街道上的掃地聲中醒來。背景也只有這個聲音。但到了電影的後段,你會在起床的時刻聽到平交道的警鈴聲與電車聲。不重覆的,還有每一天的音樂。

電影很溫和,聚焦在平山這個角色的展開與成長。把他推離日常儀式的都是一些小事,完結也不會給觀眾太多遺憾。在這些微小的變化中,我們逐漸看到他隱藏的情感。役所廣司把平山在兩小時內的改變詮釋得淋漓盡致。

這是一部留白很多的電影,像是一幅水墨,很美,也給觀眾很多投射的空間。那也是觀影的樂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