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耳語傳來,很多人死掉。然後身邊的人也開始莫名其妙死掉。觀眾和電影裡的人都陷入「有怪物殺人但不知道怪物是什麼」的恐懼中。這是《迷霧驚魂(The Mist)》,也是《悲情城市》。
距上次看這部電影過了整整三十四年。累積了三十四年的電影素養與人生閱歷,鑑賞電影的能力比二十歲那年進步許多。原本的確擔心《悲情城市》到不了我現在的標準。後來發現多慮了。它還是一樣好。甚至我二十歲時可能還看不出來它這麼好。
這部電影當然有侯孝賢的招牌風格,從影像到敘事。當然劇情也有其歷史與時空背景,從電影中的事件到電影的上映。但這些都不是焦點。真正的焦點是瀰漫全片的抑鬱與恐懼。這其實是一部恐怖片。
全片都是林家與小鎮的主觀視角。跟外面的世界隔了好幾層距離。台北發生的恐怖事件一開始是傳言,突然就來到身邊。沒有人知道自己或身邊的誰會在什麼時候消失。觀眾除非知道劇情,也猜不到。觀眾的體驗就是林家的體驗(當然前者更安全一點)。
所以我說《悲情城市》是侯孝賢的《迷霧驚魂》。當然不完全一樣,但那個受侷限的視角是很相似的。當然在三十四年前剛解嚴、二二八事件仍屬敏感話題的時代,這也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手法。但不得不說相當高明。即使過了三十四年再看,還是不住讚嘆。
年輕的時候可能看不出來,這次看就覺得這部電影的角色塑造與劇情推展都有不少瑕疵。或許也是因為角色繁多,而演員的演技實在太參差。
但這也是這部電影之所以傑出。在由外(政治與社會氛圍)到內(角色塑造與演員參差)的諸多限制下,侯孝賢就是有本事用他的風格讓電影凝聚成一個整體。不能說是非常堅實,但輪廓也完整清晰。那個輪廓圍繞的焦點,就像我之前說的,不在角色也不在故事,而在抑鬱與恐懼的情緒。
同樣那個年代的電影我現在有時會覺得很難看得下去。但《悲情城市》絲毫不顯陳舊。就算把它當成今年上映的新片來看,我依然覺得好看。如果說電影如何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這就是了。
《悲情城市》當年的成功也為它帶來包袱。整個社會加了太多的責任在這部電影上,甚至此次 4K 版重映都以「台灣人一生必看的電影」宣傳。但是過高的期待其實是會妨礙電影欣賞的。你期待它是你想要的樣子,但是它不是。然後你就失望了。
單純就電影論電影,考量導演與製片在那個時空背景的企圖心以及解法的巧妙,考量這部電影的整體遠大於部分的總和(如前所述,個別元素瑕疵不少),考量過了三十四年再看依然好看,這部電影已經是經典了。
連假期間想看《悲情城市》但場場爆滿。隔了一週的週末午後剛好獲高雄市文化局贈票。看得早不如看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