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的「拼音漢字轉換」功能
Google 有一個「拼音漢字轉換」的功能,可以讓你以漢語拼音的形式輸入關鍵詞,系統再自動回傳可能的中文詞。你只要在正確的詞上按一下,Google 就會搜尋那個中文詞。這功能非常方便,可以讓你不需要任何中文輸入法就可以搜尋中文。以下是一些示範:
Read More Google 的「拼音漢字轉換」功能Google 有一個「拼音漢字轉換」的功能,可以讓你以漢語拼音的形式輸入關鍵詞,系統再自動回傳可能的中文詞。你只要在正確的詞上按一下,Google 就會搜尋那個中文詞。這功能非常方便,可以讓你不需要任何中文輸入法就可以搜尋中文。以下是一些示範:
Read More Google 的「拼音漢字轉換」功能媒體(新華網)報導,聯合國宣佈從二○○八年起,中文文件一律只用簡體字。對於在台灣的繁體中文使用者來說,必定會擔心,簡體字是否會成為中文的統一書寫系統,讓繁體字走入歷史。
Read More 創造繁體字價值!最近,有網友在部落格發表的品酒文章,遭到台北市政府財政局發函警告,指其涉嫌替酒品廣告、卻未加註警語,應修改文章,否則將處以十萬元的罰款。此事經媒體報導後,台北市政府財政局於 3 月 1 日發布新聞稿回應。我原本以為財政局要為騷擾與恐嚇民眾的行為致歉,沒想到新聞稿只是重覆一些對法條的錯誤解讀。
Read More 荒謬的台北市財政局新聞稿2 月 28 日的中國時報報導,新浪部落的姞米婆婆因為在個人部落格發表一篇品酒文章,遭到台北市政府去函,指其涉嫌替酒品廣告、卻未加註警語,應修改文章,否則將處以十萬元的罰款。這天剛好是二二八,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黃哲斌先生為這則新聞下了個很好的註腳:「馬市長,你是不是也要搞出另一個『官逼民反』」?
Read More 飲酒適量,有益健康中國時報主筆兼主任記者彭蕙仙於 2 月 9 日在她的「跳舞有時」部落格發表了一篇評論電影「斷背山」的文章「隨筆與隨想:斷背山的另一邊」,因為涉及爭議性的同性戀議題,吸引許多網友在文章的迴響區域發表評論。文章的點閱率一下就衝到上萬,而評論數也達九百多篇。
Read More 中時部落格作者的天賦與詛咒2 月 20 日的中國時報有一則報導:「選北高市長,先上網『尬』」。報導中提到,「架設個人網站或部落格,成為政治人物搶攻年輕選票新寵,有意參選北高市長的藍綠參選人,紛紛選擇網路發聲」。我看到這則報導,第一個反應是「這些人還真是不知今夕何夕」。後來看到徐子涵(Schee)也有類似感觸,他以「仍然停留在七年前的競選網路策略」來形容這則報導描述的現象。
Read More 新的數位落差:從 Web 1.0 到 Web 2.0當年念大學的時候,老師公佈成績的方式非常簡單:把全部修課學生的成績影印一份貼在自己研究室的門口。有一些老師會把學生姓名的部分剪掉或塗掉,但因為學生彼此認識,只看學號也知道誰考幾分。我總覺得那樣的作法極不尊重學生隱私。
Read More 成績公佈與學生隱私十三年前,我剛進碩士班,台灣也剛有網際網路。因為台灣的網際網路是先從學術網路開始普及的,而在大學校園裡的網路資源分配又以研究所為優先,上網的主力族群很自然地就是研究生和研究助理。
Read More 猜名字最近在「OpenOffice.org 補給站」看到一則網友報告的趣事。這位網友在逛某家電子專賣店的時候,聽到一位顧客正在跟店員抱怨 Microsoft Office 太貴。網友熱心地走上前去,跟那位顧客說:「你可以改用 Open Office 呀!那是免費的!」。一旁的店員聽到了,回應說:「Open Office?那不是台灣人仿出來的嗎?好像很不好用耶!」
Read More 了解技術,才能了解世界心理學與網際網路有什麼關係?如果問中學教師或中學生的家長,你非常可能得到以下回答:「網路成癮問題」或「網路交友問題」。如果他們邀請一位心理學家演講,想聽的也是與這兩個問題相關的主題。
Read More 心理學與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