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王氏昆仲公園
端午連假走訪了設於台塑高雄廠原址的台塑王氏昆仲公園,也參觀了幾個展館。在前鎮區的工業遺跡逐漸被拆光的情況下,台塑提報起家厝的部分設施為歷史建築並設立公園,也幫城市保留了工業的記憶。
Read More 台塑王氏昆仲公園端午連假走訪了設於台塑高雄廠原址的台塑王氏昆仲公園,也參觀了幾個展館。在前鎮區的工業遺跡逐漸被拆光的情況下,台塑提報起家厝的部分設施為歷史建築並設立公園,也幫城市保留了工業的記憶。
Read More 台塑王氏昆仲公園COVID-19 疫情禁止群聚的期間,北車大廳這個曾經溫暖的空間冷清了三年。如今隨著疫情趨緩,北車大廳也找回了原本的溫暖。
Read More 疫情趨緩,北車大廳也找回了原本的溫暖一般人總認為行為改變要有誘因。也不能說不對,畢竟人非常依賴習慣。但最有效的方式,還是現代價值觀的建立。
Read More 公共運輸:價值觀是最強的行為驅力非常榮幸應邀參與台灣設計研究院 111 年度「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四月六日的媒體直擊團,參訪三所學校的校園改造成果。我不是媒體,所以只會簡略介紹。主要是分享個人觀察與感想。不代表學校、設計團隊或設研院觀點。
Read More 真正的美不在空間設計,而在生活體驗:「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實地參訪心得你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耳語傳來,很多人死掉。然後身邊的人也開始莫名其妙死掉。觀眾和電影裡的人都陷入「有怪物殺人但不知道怪物是什麼」的恐懼中。這是《迷霧驚魂(The Mist)》,也是《悲情城市》。
Read More 《悲情城市》:侯孝賢的《迷霧驚魂》在高雄冬日的暖陽下來探一下位於高雄承億酒店七樓的承風青鳥書店。簡單看看環境,以及入店觀察與體驗。整體印象是:美,但有疏離感。
Read More 初訪承風青鳥書店:美,但有疏離感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地方創生,想逆轉地方人口流失。但如果總人口減少已經是一種長期的必然,也許人類逐漸撤離,還地於自然,才是最好的地方創生。
Read More 還地於自然,或許才是最好的地方創生非常榮幸應邀參與台灣設計研究院 110 年度「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十一月十四日的媒體直擊團,參訪三所學校的校園改造成果。我不是媒體,只是隨團觀察。本文分享個人感想,不代表學校、設計團隊或設研院觀點。
Read More 不只是美:「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實地參訪心得每隔一段時日就會跑一趟郵局。通常是掛號寄回某趟行程的回程高鐵票根,有時則是真的寄包裹。等候時靜靜觀察,對郵政在這個時代的獨特價值也有些體悟。
Read More 郵政的時代價值清晨的操場邊經常可見幾位不同世代、但以年長者為多數的女士散步完像麻雀一樣坐一排聊不停,一如阿嬤們的少女時光。這也是她們從沉重的家庭負荷暫時抽離的最好時機。
Read More 阿嬤們的晨間少女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