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社交
我討厭所有的社交活動。以下是 2010 年 7 月至 9 月間我在 Twitter 上分享的一些關於「社交」這事的抱怨與觀察,共 12 則。如果你有興趣,歡迎追蹤(follow)我的 Twitter 帳號:@hao520。
Read More 怨社交我討厭所有的社交活動。以下是 2010 年 7 月至 9 月間我在 Twitter 上分享的一些關於「社交」這事的抱怨與觀察,共 12 則。如果你有興趣,歡迎追蹤(follow)我的 Twitter 帳號:@hao520。
Read More 怨社交每次與親友去小樹的家繪本咖啡館,店長瓊文都會為每人挑選一本繪本。大家讀完自己的之後再交換著看,然後瓊文還會要我們說說心得。我在閱讀許多繪本的文字部分時經常覺得很吃力,原因是大部分繪本的文字編排都未考慮到讀者的知覺特性。我先解說我注意到的問題,再提出解決方案。
Read More 繪本的文字編排我喜歡比喻。如果我有某個獨特的感受或觀點(A)想分享,我通常會再想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B)。B 和 A 在深層結構上有相似性。當我說「A 就像 B」,人們就可以利用類比推理來理解 A。尋找好的比喻需要豐富常識、靈活思考與高度同理。很困難,但也為創作帶來最多樂趣。特別是在 Twitter 上,140 字的限制讓你無法充分解釋。要讓陌生讀者理解,比喻是最有力量的解法。本文彙整了過去一年間我在 Twitter 上使用過的一些我自己覺得有趣的比喻,共 25 則,分成六類:感受、教育、旅行、科技、媒體、行為。如果你有興趣,歡迎追蹤(follow)我的 Twitter 帳號:@hao520。
Read More 比喻的樂趣與力量(2010)人的空間知識有兩種:路徑(route)知識與鳥瞰(survey)知識。兩種知識獲得的方式不同,在不同作業的表現也不同。智慧型手機地圖應用或任何適地性服務(location-based service)的開發者必須了解這些差異,才能設計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產品。我先介紹兩種空間知識,再以衛星導航與 Google 地圖為例說明認知與設計的關聯。
Read More 從空間知識談地圖應用我從 2007 年開始使用 Facebook,2008 年初開始使用 Twitter,同年年底開始使用 Plurk。三者之中,Twitter 是最主要的發表平台。我會把在 Twitter 分享的訊息再同步分享至 Facebook。至於 Plurk,我不發布訊息,只閱讀朋友動態,偶而參與討論。過去一年,我對三個平台都有一些觀察,也分享在 Twitter 上。
Read More Facebook、Twitter 與 Plurk:我的觀察以下是 2009 年 9 月 至 2010 年 1 月間我在 Twitter 上分享的一些關於群我關係的反思,共十則。如果你有興趣,歡迎追蹤(follow)我的 Twitter 帳號:@hao520。
Read More 觀群我在剛閉幕的 2010 年消費電子展(CES)上,電子書閱讀器大概是最風光的產品之一。台灣也趕上了熱潮,去年年底成立了「電子閱讀產業推動聯盟」。然而,當我看著過去這段時間國內外關於電子書的討論時,總覺得少了什麼。以裝置或內容為主軸的討論太多,但以讀者為中心的討論太少。身為閱讀心理學家,我想我就先簡短說說自己的觀察吧。
Read More 電子書閱讀器:以讀者為中心的觀點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正研擬「健康促進法」草案,對不健康產品研議課徵健康捐。我讀了新聞稿,發現此法本身就是不健康的。因為它的主要目的「防治肥胖以及各種重要疾病」僅針對生理健康,忽略了個體心理與社會等向度的健康。
Read More 「不健康促進法」不論任何國家或城市,道路永遠充滿了危險。台灣更是如此。在這樣的道路環境要確保行程順利一路平安,你就必須能夠有效預測其他用路人的行為。必要時,甚至必須展現適度的侵略性以維謢自己的路權與安全。
Read More 維護自身路權與安全:展現適度侵略性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