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小心避免踫撞」
中秋前夕,我到高雄小港國際機場接機。我每次來到小港機場國際線入境大廳,都一定會發現奇景。這次也不例外。我一走進大廳,就注意到出口有這樣的中英雙語標示:「請小心避免踫撞(Please Avoid Carefully The Collision)」。英語翻譯不通順且用詞不當,這是小港機場的常態,早在我意料之中。比較讓我感到困惑的是,出口為什麼要「請小心避免踫撞」?
Read More 「請小心避免踫撞」中秋前夕,我到高雄小港國際機場接機。我每次來到小港機場國際線入境大廳,都一定會發現奇景。這次也不例外。我一走進大廳,就注意到出口有這樣的中英雙語標示:「請小心避免踫撞(Please Avoid Carefully The Collision)」。英語翻譯不通順且用詞不當,這是小港機場的常態,早在我意料之中。比較讓我感到困惑的是,出口為什麼要「請小心避免踫撞」?
Read More 「請小心避免踫撞」這幾年,部落格為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帶來新鮮的閱讀與寫作經驗。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聊一聊個人的經驗,和大家分享。
Read More 部落格讀與寫2005 年初,蔡明亮導演的「天邊一朵雲」因為片中裸露與性愛的畫面引發許多爭議。當時,所有的媒體都只在意一件事:電影最後一幕的口交鏡頭是不是真槍實彈。我還記得,蔡明亮導演和女主角陳湘琪最後被媒體逼得激動落淚。
Read More 別看新聞台了,多看電影吧!什麼是學習?在詞典的定義中,「學習」指的可能是獲得新的事實、獲得關於如何做某些事的知識、或是理解某些想法。這些說法有一個共通之處:學習涉及了認知表徵與歷程的改變。
Read More 學習與認知愈來愈多人有這樣的習慣:如果對一個人感興趣,就用 Google 查詢他的名字。Google 就像是一張互動式的名片,你只要在上面寫下一個人的名字,它就會告訴你這個人是誰。
Read More 為什麼你應該用真實姓名寫部落格高雄市政府民政局最近開始,在各主要道路騎樓牆柱外側每隔 30 米設置一面雙語門牌,預計 11月底前分三階段完成。尺寸有 A4、B4、A3三種規格,表面有反光貼紙。下圖是設置於四維二路 144 號大八日本料理門前的 A4 規格門牌:
Read More 設計不良的雙語門牌我們的大腦不是像電腦一樣的通用計算系統,而是演化塑造出來的特化的計算系統,目的是適應環境。我們的認知能力也不是為了處理課堂上的知識設計的,而是為適應性及功能性的行為服務的。可以這樣說,人是一種有適應性的、主動的有機體,而不是一部被動執行指令的電腦。
Read More 認知與學習策略機器能否產生有意識的心靈?我們覺得蟑螂可能沒有意識,我們覺得烏賊可能沒有意識,但我們覺得黑猩猩有意識,也覺得人有意識。你的電腦沒有意識,民航機的自動駕駛系統也沒有意識,但是如果有一天我們能製造出運算能力和人腦一樣強大的機器,這樣的機器會不會像「魔鬼終結者」中的 Skynet 一樣產生意識?在一般人的直覺中這是可能的,否則也不會有這麼多基於類似假定的電影。
Read More 機器能否產生意識(五):結語讓我們再回到 Moravec 對「義腦」實驗的功能主義觀點。這樣的觀點,雖然是許多心理學家、人工智慧學家與哲學家所喜歡的,但也有其限制。最大的限制,在於它不能解釋意識的主觀性(qualia)。
Read More 機器能否產生意識(四):「桶中之腦(Brain in a Vat)」實驗之前提到,Searle 不認為人造的系統可以產生意識。他的「中文室」思考實驗,就是設計來證明一個系統可以展現出看起來有智慧的行為,但完全不懂自己在做什麼,也不可能有意識。
Read More 機器能否產生意識(三):「中文室(Chinese Room)」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