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的技術
我的朋友、簡報專家王永福(福哥)的新書《上台的技術》出版了。過去一年看著福哥分享此書初稿及寫作心得,一直非常期待。終於盼到這本書。很榮幸獲邀為新書撰寫三百字推薦文,內容如下。
Read More 上台的技術簡報與演講經驗分享
我的朋友、簡報專家王永福(福哥)的新書《上台的技術》出版了。過去一年看著福哥分享此書初稿及寫作心得,一直非常期待。終於盼到這本書。很榮幸獲邀為新書撰寫三百字推薦文,內容如下。
Read More 上台的技術簡報要產生力量,簡報者就不能只是單純地呈現或分享。必須賦與自身經驗意義,以意義連結聽眾經驗,為聽眾創造價值。這需要非常強的洞察力、同理心、抽象推理與組織能力。但如果能掌握幾個原則,還是能讓這事變得容易些。
Read More 簡報的力量:化「經驗」為「價值」要作一場成功的簡報,技巧當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簡報者的個人風格。很多人上了台放不開,風格很難展現出來。這和我們的文化有關,成長過程中總是被教訓要中規中矩、謙虛內斂、公平客觀、面面俱到。但這樣作簡報只會又乾又澀又悶又無聊。
Read More 簡報者的個人風格研究者(以及正在學習做研究的學生)經常需要上台分享自己或別人的研究成果。學術論文雖然嚴肅,但本質上每篇論文都還是一個故事。把故事說得精采,論文簡報就作得好。我以二十分鐘的簡報長度為例,簡要提示時間分配與內容組織的原則。
Read More 論文簡報:說一個精采的故事我的電腦裡有一千多個簡報檔,約略等於過去十年我站上講台的次數。場合從教育訓練、專案簡報、專業演講、社區講座、到大學課程,對象從企業主管、專業人士、社區民眾到各級學校學生,主題從心理、網路、電影、閱讀、寫作、簡報、溝通、教育、教養、研究、個人成長到使用者經驗。為了適應如此多樣的場合、對象與主題,我發展出以一致風格、快速準備以及個人品牌為主的簡報策略。就稱為「戰鬥簡報」好了。
Read More 簡報戰場如果把在大學的演講式授課也納入計算,十年來我演講大概超過一千場。我不僅從來沒有遲到過,還會提早抵達以熟悉環境並…
Read More 十年一遇的簡報災難不,你在 DSM-IV-TR 裡是找不到「戀投影片癖(Slideophilia)」的。這只是一個比喻,用來描述我印象中的、人們對投影片像嬰兒對奶嘴、幼兒對毛巾那樣的強烈依戀。以下是我認為顯現出「戀投影片癖」症狀的現象。
Read More 戀投影片癖(Slideophilia)我經常在各地演講。多年來,我在各地看過用過的所有資訊講桌都有嚴重的設計缺失。這就是為什麼在和邀請單位討論演講場地的軟硬體設備時,最怕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對方說「別擔心,我們有資訊講桌」。聽完這話以後,原本不擔心也開始擔心了。
Read More 資訊講桌的迷思簡報是藝術,也是技術。在藝術面,成功的簡報者必須將個人風格充分融入,並利用個人風格強化溝通效能。在技術面,成功的簡報者必須藉由事前充分的準備與練習,讓自己在台上的演出盡量接近完美。簡報的藝術與技術需要長期、甚至是終身的修鍊,只讀幾本書或聽幾堂課是絕對不夠的。
Read More 簡報藝術與技術的修鍊OpenOffice.org 是一套開放原始碼的辦公室軟體,包括文書、試算、簡報、繪圖、公式、資料庫等功能。我長期使用 OpenOffice.org 做簡報,也自己設計簡報範本。我從 2005 年開始分享這些範本,共有四組(一、二、三、四)。這次再新增以「東京中城(Tokyo Midtown)」為主題的三個範本,製作的時間是 2008 年 9 月。
Read More OpenOffice.org 簡報範本(五):東京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