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的理由
現代人愈來愈不走路,城裡的步行環境也經常不行。於是逐漸成了惡性循環。大家都忘了,我們天生就是要走路的。
Read More 步行的理由現代人愈來愈不走路,城裡的步行環境也經常不行。於是逐漸成了惡性循環。大家都忘了,我們天生就是要走路的。
Read More 步行的理由經常從居住城市的火車站搭車往返外地,久而久之這個車站就成為家的延伸。出發時,直到上車之前都感覺還在家裡。回來時,下了車就覺得回家了。每個人都有一個這樣的車站。我的是高鐵左營站。
Read More 車站是家的延伸:我的高鐵左營站百貨公司美食街的餐廳之中,我最常吃的應該是大戶屋。每次都順便觀察鄰桌顧客,深感其客群異質性之高。大家都來了。如果平日外食都吃街邊小吃店、便當店或速食店,週末假日想要再升一級,舒服地吃頓飯,就是大戶屋了。
Read More 大戶屋:最庶民的大餐先說結論。開車三十六年,中釘四次。有三次是在愈來少開車(每個月一百公里這麼少)的最近五年,三次之中的兩次甚至集中在最近半年內。如果不是運氣愈來愈不好,就是道路愈來愈險惡了。
Read More 車在路上跑,焉能不中釘:要是中樂透像中釘這麼容易就好了捷運站出站經常要走一段長長的階梯上樓。大約十年前開始我就會把它當成日常移動過程中的身體活動機會。當然不會刻意找樓梯爬,但是如果正好就是最直接的路徑,就爬吧。
Read More 慢慢來,比較快使用公共運輸移動經常需要搭配步行或是公共自行車,也許還要爬樓梯。有些人會覺得累或浪費時間。但是如果從運動的角度來看,這些都是身體活動的好機會。
Read More 公共運輸與身體活動:正確的生活習慣是一整套、相輔相成的用台鐵的開放資料簡單計算了2023 年高雄十八座台鐵車站的運量。
Read More 2023 年高雄境內台鐵車站運量排名,以及 2024 年趨勢高雄捷運岡山站即將於今年六月通車。岡山到高雄這一大段路線都與台鐵平行。再算上未來的路竹與大湖站,重疊的範圍更大。這是台鐵重新定義自己的機會。
Read More 高捷岡山站即將通車,也是台鐵的轉型契機台鐵原本是政府的執行單位,公司化之後要有自己的策略。不只核心的運務,觀光列車之類的新產品與服務研發乃至資產開發,都必須從消費者市場的角度來思考。
Read More 台鐵轉型:以終為始,從學習掌握消費者市場開始不論有沒有公司化,台鐵最大的生存挑戰是重新接上這個世界。自從西部都會區有捷運、長程有高鐵以來,人們的軌道運輸體驗也翻轉了,對台鐵就難免有一些刻板印象與排拒。
Read More 台鐵如何重新接軌現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