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力 從髮禁解除開始
教育部早在十七年前就已解除髮禁,但據報導,目前多數國中仍實施髮禁。報導指出,學校實施髮禁是「為了學生的衛生和成績」,某國 中老師說可以經由孩子的髮型、服飾,及早發現孩子品行變壞的跡象。也有學校說,學生理短髮才有學生樣子,學校也好管理。
Read More 創造力 從髮禁解除開始教育部早在十七年前就已解除髮禁,但據報導,目前多數國中仍實施髮禁。報導指出,學校實施髮禁是「為了學生的衛生和成績」,某國 中老師說可以經由孩子的髮型、服飾,及早發現孩子品行變壞的跡象。也有學校說,學生理短髮才有學生樣子,學校也好管理。
Read More 創造力 從髮禁解除開始不久前,行政院游院長發表了一番「美國家長帶孩子去運動,台灣家長帶孩子去補習」的言論。之後,我特別透過媒體觀察了家長的反應。不少家長認為孩子課業繁重,不得不補習。也有家長表示,孩子小學畢業後進入國中,第一次段考考得不好,回家後哭著說覺得自己好爛。所以,帶孩子補習的理由是讓孩子考好一點,減少孩子的挫折感。我想,那些沒有投書各大媒體的家長,必然也持著類似的理由吧!然而,課業繁重,就非得補習不可嗎?孩子的挫折感,可以用補習來減少嗎?個人在此願和家長們分享一些個人的經驗與想法。
Read More 少一點補習,多一點自我認同近日媒體大幅報導吳宗憲的事件,且對其道德成分與社會影響多所著墨,彷彿整個台灣社會即將向下沉淪、萬劫不復。我們能不能跳開道德論斷,以寬廣一點的視野來看這次事件的意義?
Read More 吳宗憲事件 突顯社會演化趨勢還記得胡適之先生的《差不多先生傳》嗎?
Read More 「做什麼像什麼」何時落實?十七日聯合報八版刊出關於南北差距的專題報導。我在南部出生、住了廿五年,讀後別有感觸。
Read More 北部人重北輕南 我們南部人呢?七 月一日起,台北市的垃圾費隨袋徵收。對馬市長來說,他要推動的不只是一項環保新制,而是一場社會改革-改變兩百六十萬台北市民的思考方式與生活態度。
Read More 顛覆市民想法 完成不可能任務從事研究工作,常常需要閱讀一些近百年前的論文或書籍。每當閱讀這些資料,我總會感慨,百年前西方國家已經積極地從事科學研究,而且有了這樣多的進步。當時的中國呢?滿清瀕臨解體,新中國仍未建立。中國人還活在舊時代,當時中國在世界的封閉性,就好像今日之北韓。而當時之中國國力,還不如今之北韓。中國人在科學、技術、制度上都落後西方數百年。
Read More 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台灣給了中國什麼樣的啟示在進入正題之前,先提出一個問題:到底是因為高雄市民欠缺文化素養而使高雄市成為文化沙漠,還是因為生活在文化沙漠的高雄市裡而造成市民文化素養不能提高?很顯然地,兩者都有,而且是惡性循環。
Read More 提升文化水準應循序漸進、建立書香社會乃首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