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戰神》的劇情與角色一如預期的平庸,但是視覺效果還是不錯的。我回想小時候看《電子世界爭霸戰》,印象最深的也是視覺。

我在 1984 年擁有第一台個人電腦。那個年代的電腦螢幕都是單色的。最常見的就是琥珀色。每天盯著看久了,你會覺得那就是代表數位世界的顏色。
從 1982 年的《電子世界爭霸戰》、2010 年的《創:光速戰記》到 2025 的《創:戰神》,裡頭代表邪惡程式的顏色都在黃、橘與紅之間。都會讓我想起小時候每天從早到晚、甚至熬夜盯著的電腦螢幕。
至於從真實世界進到數位世界,或者反過來,我覺得最適合講這些故事的時機還是 1980 年代。電腦剛出現,大家剛開始想像數位世界、甚至還不知道該怎麼想像,故事怎麼講都迷人。
這也是為什麼《電子世界爭霸戰》成為經典。1983 年的電視影集《電幻天龍》也是類似的例子,數位世界裡的角色進入真實世界。
《創:戰神》裡有三個網格:英克爾與迪林傑,以及最後的費林原版。原版網格的視覺效果最讓人失望。都進到那個系統裡了,你會期待《電子世界爭霸戰》的八零年代技術與視覺質地,但是電影處理得不三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