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快時尚穿成真日常

我現在常穿的兩批 UNIQLO 牛仔褲,最新的是八年前買的,最早的一批則是十二年前了。買的時候沒多想,只是剛好合身、價格也合理,並不期待能穿這麼久。沒想到就這樣一路陪我走到今天。

Jeans

兩批都是同一個款式。早年穿 32 腰,後來開始運動、生活習慣也有改變,體態變了,褲子變鬆。於是又買了 30 腰的,現在就依照想穿得寬鬆或合身一點來輪流搭配。這樣的搭配方式,也成了某種日常的節奏。

T 恤也是如此。十二年前買的那批是 XL,後來嫌太大,就變成睡衣;八年前重新買了 M 號的當外出服。這幾年陸續補了幾件,但最早那幾件至今還是活躍服役中。

洗滌時都用輕柔行程,反面洗晾。乾了就收,不過度曝曬,也許這樣的習慣讓衣物保存得不錯。

十二年的牛仔褲當然已經留下歲月的痕跡——彈性少了些,顏色稍微褪去。但沒有破損,拉鍊、釦子皆完好。八年那批看起來甚至還有九成新。

T 恤的損耗明顯些,尤其是十二年前那批。也是彈性少了些,反面有些不均勻的褪色。不過正面看還不太影響,當家居服仍然剛好。

這些原本被視為快時尚的衣物,不是特別好,但是剛好。不是經典,但存續超越了原本的期待。不知不覺間成為一種真日常。

來到這個年紀,對物的期待也簡單了,不必什麼時尚:衣取合身蔽體,食取健康充腹,但順吾性可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