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球出發:NASA 任務 50 年(When We Left Earth: The NASA Missions)》是探索頻道( Discovery Channel)製作的紀錄片,回顧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SA)自 1958 年成立至今 50 年載人太空任務的歷史。美國與台灣的首播日分別是 2008 年 6 月 8 日與 9 月 7 日。全系列共六集皆以人為中心,從人性而非科技的觀點看太空任務。這是我看過最好的太空任務紀錄片。
我在人類首度登月那年出生,但是對第三、四集回顧的阿波羅(Apollo)計畫反倒沒有直接的印象。畢竟阿波羅計畫結束那年我才四歲,而我幾乎沒有任何四歲以前的記憶。包括第一、二集回顧的、阿波羅之前的水星(Mercury)與雙子星(Gemini)計畫,都是識字後從書上讀到的。當然,書上談的都是科技。這次探索頻導的紀錄片,特別是相關人員訪談的部分,讓我對這些太空計畫獲得了另一個層次的理解。
我對美國的太空任務有直接的印象,是從第五集回顧的太空梭計畫開始的。我還記得念小學的時候在電視新聞畫面中看到改裝過的波音 747 背著企業號(Enterprise)太空梭飛上高空,然後放開它,讓它自由滑翔落地。那是 31 年前,也就是 1977 年的事了。企業號並沒有引擎,純粹是測試用的。但從它的命名,你就不難理解當年它在人們心中的意義。
小學時期常看與太空探險有關的科幻影集。除了《星艦迷航記(Star Trek)》外,還包括 1978 年的《星際大爭霸(Battlestar Galactica)》。後者對小時候的我來說很有吸引力。一群住在遙遠宇宙的人類,居住的星球被機器人毀減。僅存的人類離開自己的星球,在太空中尋找傳說中的地球。30 年後,看著以「當我們離開地球(When we left Earth)」為名的紀錄片,很難不想起這部影集。
1986 年 1 月 28 日,挑戰者號(Challenger)太空梭在升空 73 秒後爆炸,7 名組員全部罹難。我會透過電視觀看發射轉播,跟許多人一樣,是因為這次任務的組員之中有一位並非專職的太空人或科學家,而是中學老師。我也跟許多人一樣,很難忘掉太空梭在眼前爆炸的畫面。因為過去太空梭任務的成功,在此之前,包括 NASA,都低估了太空探索的風險。
正是在這一年,我第一次接觸到大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的《2001 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這部比我還老一歲的電影,影響了我對太空探險、對電影、以及對世界的看法。也因為這部電影的關係,我對後來的國際太空站任務,也就是第六集回顧的主題,特別有興趣。從 1998 年國際太空站的第一個組件被送入軌道,一直到今天,我都會經常上國際太空站的網站了解最新消息。
2008 年剛好是《2001 太空漫遊》 40 週年。NASA 在國際太空站的網站上製作了一個叫做「1968 年的幻想成為今日的現實(1968 Science Fiction is Today’s Reality)」的專題,從太空站的結構、太空人在站內的生活、以及太空漫步等面向比較電影中想像的太空站與今日真實的太空站。國際太空站的太空人還特別傳送一段訊息回地球,向這部電影致敬。
《2001 太空漫遊》啟發人們的想像,但某個程度上也規範了人們的想像。電影裡的太空梭像飛機,後來真實的太空梭也像飛機。機翼在太空中又用不到,要那對機翼幹嘛?2003 年 2 月 1 日哥倫比亞號(Columbia)重返地球時因機翼下方的隔熱磚破洞導致太空梭爆炸解體,7 名組員全部罹難。隔熱磚的破洞,則是因為升空時一塊公事包大小的泡棉高速撞擊所致。升空時用不到、在軌道上也用不到的機翼受損,導致返航時發生意外。
太空梭的複雜性,也為它帶來額外的風險。哥倫比亞號發生意外後,整個機隊停飛了兩年半。這兩年半的期間,載運人員與物資往返國際太空站的任務都由俄羅斯負責。許多人都是從這個時候重新開始注意俄羅斯載人往返太空的方式,也為它的簡單與可靠感到驚訝。中國的神舟計畫,就參考了許多俄羅斯太空船的設計。就連美國下一代的太空梭,也會比現在的更輕巧、更簡單。
1972 年最後一位登陸月球的太空人 Gene Cernan 在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生意外之後說過這麼一段話:
「好奇心是人類存在的本質,長久以來探索就是人類的一部分。太空探索,就像對人生的探索一樣,只要你去嘗試,就是有風險的。我們必須願意去接受那樣的風險。」
“Curiosity is the essence of human existence and exploration has been part of humankind for a long time. The exploration of space, like the exploration of life, if you will, is a risk. We’ve got to be willing to take it.”
好奇心是人類存在的本質。八年來,我的電腦桌面一定是一張 NASA 將不同衛星在夜間拍攝到的地球上的燈光組合而成的地球全圖。這張圖可以在 NASA 的「Visible Earth」影像資料庫的「Earth’s City Lights」頁面下載。這個從幾百公里外看地球的桌面是一種提醒,提醒我永遠不要失去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永遠不要失去被感動的能力。
最後,《從地球出發》的配樂(Richard Blair-Oliphant 作曲)也值得一提。這段反覆在片中出現的旋律,同時讓人感受到太空任務的氣勢與格局,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風險與不確定性。比起許多科幻電影一派樂觀的配樂更有現實感,很能展現這個系列紀錄片的企圖心,也更能觸動觀眾的心。
(註:《從地球出發》的台灣首播已結束。2008 年 9 月 24 日開始每周三晚上 11:00 重播,到 10 月 1 日已播了兩集。接下來還有四集,有興趣的朋友請不要再錯過。美國版的一區 DVD 已於 9 月 30 日推出,中文字幕的三區 DVD 不知道什麼時候在台灣才買得到。也有更高畫質的 Blu-ray 版本,目前同樣只有美國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