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 Ecooter 節能電動個人車

ITRI Ecooter
ITRI Ecooter
ITRI Ecooter
ITRI Ecooter

我的 Flickr 「ITRI Ecooter」相簿有更多照片(共 41 張)。

工研院 10 月 16 日舉辦「創新科技,幸福加值」特展,我非常榮幸應邀出席。在院長簡報及參觀包含「高齡化」、「保資源」、「重環保」、「網路化」、「高人性」等主題的展示館後,便是此次特展的重頭戲了:「都會區節能電動個人車 Ecooter 發表會」。

Ecooter 是耗能僅為傳統汽車三分之一的四輪雙座原型電動車,整合了車、電池與資訊技術,大小與重型機車差不多。發表會上展示的原型車外形是由「大可意念」設計的,非常有未來感。外觀可見的特色還包括兩側取代傳統後視鏡的攝影機,以及 LED 頭尾燈。在 16 日的發表會後,Ecooter 就要前往義大利米蘭參加「2007 國際雙輪車大展」了。

外型以外,Ecooter 最吸引人的特點就是可原地 360 度迴轉的「菱形四輪底盤系統」,迴轉半徑僅 1.2 米。在現場記者的要求下,工研院的同仁現場示範了小空間的路邊停車。Ecooter 輕易停入並駛出僅比車長多出 30 公分左右的停車空間,讓現場圍觀的每一個人印象深刻。

Ecooter 由方向盤控制方向,與汽車類似;由方向盤上的按鈕控制一些主要功能,則與機車類似。駕駛空間在設計時就考慮到體型高大的駕駛者,因此非常寬敞。我的身高 183 公分,坐進駕駛座並關上車門,頭頂、身體兩側及雙腿附近都還有相當大的空間,好像比我的 Focus S2.0 駕駛座空間還要大一些。Ecooter 還可搭載一名乘客,乘客的空間就沒有那麼大了。

Ecooter 沒有後視鏡,而是由位於車身兩側的攝影機拍下後方影像並顯示於儀表板的螢幕。Ecooter 也有可以辨識車道線並自動發出警示的「車道偏移警示系統」,資訊同樣顯示於儀表板的螢幕。儀表板中間的大螢幕還可顯示無線通訊與導航系統的資訊。

一般汽車在市區行駛,既耗油又製造污染。機車除了同樣耗油與製造污染,駕駛還得忍受風吹日曬雨淋的不舒適。像 Ecooter 這樣的電動車,不論對汽車或機車駕駛來說,都是很好的替代方案。特別是在大眾運輸系統發達的都市,Ecooter 更適合用來替代汽機車,作為往返住家與車站、或車站與公司間的交通工具。

假定 Ecooter 能順利商品化並進入量產,而且價位在十萬元以下,應該會非常有吸引力,一定可以吸引許多機車族,甚至汽車族。但是即使如此,這樣的電動車要普及,還有許多障礙需要克服。

以台灣的交通現狀來評估,根本沒有 Ecooter 的行駛空間。Ecooter 比汽車小很多,若行駛快車道,感覺像機車行駛快車道。Ecooter 比普通機車大很多,若行駛慢車道,感覺又像汽車行駛慢車道。兩種方案都會造成 Ecooter 駕駛的困擾,也會造成其他交通工具駕駛的困擾。

在美國或其他機車數量不多的國家,機車就直接跟汽車行駛一樣的車道。像 Ecooter 這樣的車輛,也是比照辦理。但機車在台灣作為一種低成本的機動交通工具,數量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減少。快、慢車道的分隔,也會一直持續下去。看起來,是個難解的問題。

另一個問題:沒有空調。若基於目前的設計,或許可以強化它的通風功能。對短距離的駕駛來說,時間不長,應該還可以接受。比較大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密閉的車廂在太陽下長時間曝曬,會變得像烤箱一樣。也就是說,在大太陽下開 Ecooter 會愈開愈熱。

最恐怖的,當然就是停在大太陽下長時間曝曬了。汽車駕駛上了車,把四個車窗都打開,冷氣開到最強,上路後溫度也要好一陣子才降得下來。如果商品化量產後的 Ecooter 仍然沒有空調,又不能保證每次都有陰涼處可停車,那就不會有太多人想買了。

當然啦!還有海外市場。不過,我還是希望,未來能在台灣的路上看到像 Ecooter 這樣的更環保、更節能的交通工具。

延伸閱讀(站外):來自科技重鎮的都會異形-「Ecooter」個人電動概念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