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篇影評或簡介,純屬個人感想。
首先還是給一點背景資料,因為我最近驚訝地發現竟然有人沒看過二十年前的 Star Wars Trilogy。就算生得太晚,趕不及在電影院看,應該也會在電視上看過才對。在從前只有三台,電影時段很少的時代,Trilogy 就常被播出了。
1975 年,George Lucas 開始構想 Star Wars,那是一系列的史詩型式的電影,而時空的設定是「很久很久以前某個遙遠的銀河系」。當年拍攝的是第四、五、六三部,一般稱之為 Star Wars Trilogy。片名及首映年份如下:
- Episode IV: A New Hope, 1977(台譯:星際大戰)
- Episode V: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1980(台譯:帝國大反擊)
- Episode VI: Return of the Jedi, 1983(台譯:絕地大反攻)
而今年上映的則是第一部:
- Episode I: The Phantom Menace, 1999(台譯: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
系列電影的詳細資料請參考 http://www.starwars.com。
Episode II 與 Episode III 分別預定在 2002 與 2005 年上映,片名未定。從第一部到第六部,相隔將近三十年。這使得 Star Wars 不儘是一部敘述很久很久以前某個遙遠的銀河系的傳奇故事的電影,電影本身也是一個電影工業的傳奇故事。
二十年前的 Star Wars Trilogy 會成為經典,不只是因為領先時代的特效,而是因為它的寬廣格局。當年所謂的科幻片還在講些人類打外星人、人類探索外太空、外星人侵襲地球之類的主題、要不就是把西部片或動作片給搬上太空(呃,其實今天還是如此),大學時主修人類學的 George Lucas 結合了各個文化的傳說,建構了一個史詩般的故事,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某個遙遠的銀河系」。時至今日,電影特效到處都是。但是大部份的電影都是靠特效當賣點來賣錢,二十多年來,並沒有電影能超越 Star Wars Trilogy 的格局。
甚至連 Episode I The Phantom Menace 都無法超越 Trilogy。有的老 Star Wars fans 認為 Episode I 不如當年的 Trilogy 「精采」。這有許多原因:第一、Episode I 講的是 Trilogy 之前三四十年的故事,時空、人物都是連續的,Episode I 當然無法超越。第二、故事的中段本來就是最精采的部分,開頭的部分通常只是人物出場與時空背景的描述。第三、Trilogy 的時代是大戰的時代,戰爭的節奏感當然快於只有小規模區域衝突的 Episode I 的和平時期。所以,Episode I 原本就不該超越。
沒有看過從前的 Trilogy 的,則直接把 Episode I 拿來跟 Titanic、跟 Armageddon、跟 Independence Day 比,而有許多人因此認為 Episode I「不好看」。這是因為他們都用期待「大戰」、「大災難」的心態來看 Episode I,當然要失望了,因為片子裡根本沒有大戰,也沒有大災難。Episode I 只講了一個區域衝突的形成及化解,就獨立的故事而言,是不夠剌激。但事實上 Episode I 只是一個大故事的開端罷了,劇中的人物、對話、城市、星球、文化、傳統……幾乎所有的細節都和 Trilogy 有關,所以放在整個系列的脈胳來看,Episode I 其實是訊息密度相當高的電影。那些批評 Episode I 「沒什麼劇情、不好看」的,多半是用了不適當的觀點去看這部片,會漏掉許多訊息,也就看不出為什麼片名要取 The Phantom Menace。
為什麼 Episode I 要在 Episode IV 上映之後的二十年才拍?你也許會問。這有許多原因,不過主要還是技術上的。在 Trilogy 時,帝國已經摧毀了許多主要的文明,因此電影的場景多半是戰場(大部分是太空或荒郊野外,沒有大城市)或飛行器,人物的話不是帝國軍隊就是反抗軍;都比較單純。而前三部則是和平時期,如果要拍的話,勢必得著重於各種不同的文明,而且必須看起來非常詳細與真實。以二十年前的技術來說,是有困難的。等了二十年, George Lucas 在看到他的 ILM 公司做出的 Jurassic Park 中的恐龍之後,他明白他終於可以創造出他心目中 Episode I 裡應該有的環境與生物了!於是,他先重新編輯了 Trilogy,把一些當年想拍又拍不出來或拍得不好的東西補進去,在 1997 年重新上映。而在上映的同時,Episode I 也已經開拍。事實上,在重新編輯 Trilogy 時,新加入的場景有些是正在設計、預備出現在 Episode I 中的,例如在 Return of the Jedi 最後加入的星際首都 Coruscant 的畫面。
無論如何,對老 Star Wars fan 如我個人來說,這次看 Episode I 實在是有太多的感動。我們終於有機會清楚看到 George Lucas 心中(也是 Star Wars fans 心中)的那個「很久以前某個遙遠的銀河系」,看到風貌截然不同的星球:Coruscant、Tatooine、Naboo;在各個星球上看到不同的文化、傳統、建築、技術、生物、自然景觀。一般的科幻片,也許就是用點小特效拍個一兩幕小小的景讓你「想像」一下,Episode I 卻完整做出了栩栩如生的另一個世界,讓你「看到」那個世界,讓你留在那個世界,「看到」在那個世界裡發生的故事。就這一點而言,即使不是 fans,都不得不讚嘆 Episode I 的技術成就。
在電影的連續性上,George Lucas 也極為用心。電影一開始時用往上捲動的字幕簡介時空背景,打出黃色的 “Star Wars” logo,都是二十年前 Trilogy 的傳統。尤其當開場時一如 Trilogy,奏出 John Williams 當年做的主題曲時,更是讓我激動不已。值得一提的是,為 Trilogy 配樂的 John Williams 仍然為 Episode I 配樂!而即使全片百分之九十五的畫面皆經特效編輯,換幕的方式仍然延續了 Trilogy 的傳統,看起來陳舊但增加了系列電影的整體性。許多當年 Trilogy 的演員在 Episode I 中仍然演同一個角色:例如 Frank Oz 還是演 Yoda;Ian Mcdiarmid 當年演帝國皇帝 Palpatine,在 Episode I 則演仍是共和國議員的 Palpatine。許多當年 Trilogy 中的角色在 Episode I 中都出現了:例如 Tatooine 上的 Jabba, 還有 R2-D2 與C-3PO。而許多當年 Trilogy 中的人物的年輕時代,在選角時也千挑萬選:例如在選年輕的 Obi-Wan Kenobi 的角色時,許多可能的候選人的照片就被交給藝術家,畫出他們老了的樣子,再從中挑出最像當年 Trilogy 的老 Obi-Wan(Alec Guinness 飾)的 Ewan McGregor。還有許許多多的細節,Episode I 都處理到了。
這部電影於 6 月 26 日在台灣正式上映。原本不想去湊首映週末的熱鬧,但是抱著「不該等」的「莊嚴」心情,還是在 27 號星期日的凌晨 3:40 去看了第一次,又在 29 號星期二的晚上 7:40 看了第二次。
為什麼要看兩次呢?原因之一是,如我前面所說,太多細節了。只看一次,就算是十分用心看,都會漏掉許多訊息。所以一定得多看幾次。另一個原因,則是我想知道觀眾的反應。看第一次時,由於是「一般人」不會醒著的時間,整間戲院都是至少比我小十歲的 Y 世代。當天雖然滿座,但看完整部片,並沒有聽到觀眾席傳來應該有的歡呼聲、驚呼聲、笑聲或鼓掌聲,讓我覺得有點像是一個人在墓園看電影。所以第二次我決定挑個正常一點的時段去看。這次有比較多我這個年齡、或年長一些的人去看,雖說反應沒有我預期的多,但起碼感覺到了觀眾與電影的互動,看起來比較舒服些。(也許我本來就不該期待觀眾有這些反應,台灣觀眾看電影時對自己的情緒畢竟比較壓抑,跟美國觀眾是不一樣的。)
談完觀眾,再回到 Episode I。常跑美術館或學過美術史的人應該知道,藝術並不見得是文化普遍性的。往往你要在理解一件作品的創作背景、或創作者的文化背景時,才比較懂得如何欣賞一件藝術作品。看電影也一樣,如果只是趕流行、存著看一場「暑假檔娛樂大片」的心態去看 Episode I,你可能會有點失望。但如果能夠把它和 Trilogy 連起來(不見得要先看 Trilogy;你也可以先看完 Episode I 再看 Trilogy),你會有完全不一樣的體會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