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太空夢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如果有一天一覺醒來,發現天上掉下十億台幣在自家門口,我只會想用這筆錢做一件事:聯絡俄羅斯太空總署談個好價錢,讓我可以搭乘聯合號太空船國際太空站住個 10 天,再回到地球。這一趟旅程的花費約在 2000 至 2800 萬美金之間,換算成台幣大約是 6 億 8000 萬至 9 億 5000 萬。

我出生於阿波羅計畫的年代。小時候,讀到的所有科普書都在談太空旅行,月球探險。當年科普書的書名好像都是依照「10n 個為什麼」或「10n-1 個為什麼」之類的公式命名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或許是受了經典科幻電影《2001 太空漫遊》的影響,每一本書都認為平民太空旅遊會在不久的未來實現,描繪的未來也都像電影中的情節。那些年,每十個晚上就有九個,我在睡前想的都是太空旅行。

等到年歲稍長,就知道小時候書上的預測不準了,甚至對大氣層飛行也是一樣。我出生那年,全世界第一架超音速客機協和號首航。念小學時,協和號已經開始商業飛行。所有關於飛行的書都用顯著篇幅談這架飛機,每一本書都預測未來超音速民航機會成為主流。當時從沒搭過飛機的我,也期待有朝一日能搭上超音速客機。現實是,超音速民航飛行從來沒有普及,而直到 2003 年協和號正式停飛,我始終也都沒有搭乘的機會。

成年後,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沒再夢想太空旅遊,直到 2001 年。那年,俄羅斯因為缺錢,開始收費送平民到國際太空站住幾天。能付得起這一大筆錢的當然不會是普通平民,都是賺了大錢的企業家。美國一開始不是很高興,還限制俄羅斯送上國際太空站的第一位太空旅客 Dennis Tito 的活動範圍。這幾年俄羅斯送平民上太空站成了常態之後,應該就沒有這些限制了。

所以,這幾年我偶而還是會希望天上掉下十億台幣讓我上太空。很多我這個年紀的人已經不做這種夢了,我對這事的態度還是像個十歲男孩。我透過 RSS 閱讀器訂閱了很多來自國外的新聞,沒時間看就會把某些類別直接標記為已讀。唯有太空新聞是我再忙也不會跳過的部分,無論如何一定會認真讀完。有時這樣還不夠,還會繼續訪問美國國家太空總署歐洲太空總署的網站,尋求更深入的了解。

我的太空夢多少反映了我疏離的世界觀。我從小就與身邊的人事物疏離,環顧四方總覺得是在看另一個世界。直到成年以後才嘗試進入那個世界,也還勉強能夠適應。但我始終無法真正入世,總覺得只是處於一種模擬的模式。而我剛好學了心理學可以模擬的還不錯,如此而已。換個角度來看,這樣也好。入世太深,遇到困境解不開也許就自殺了。能夠隨時抽離,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自己,反而比較容易到找解答。

如果我無法上太空,但天上還是掉下這些錢,我大概會用來改變這個世界。不會像 Bruce Wayne 的蝙蝠俠那麼誇張,可能比較接近我們小時候看的電視影集《霹靂遊俠》裡那個「法律與政府基金會」。好吧,應該也不會這麼誇張,但也不會是一般的公益或社福團體就是了。

延伸閱讀:當我們離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