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

從小到大,親友聚餐時,長輩們總是會喝點酒。小朋友跟在旁邊,偶而也好奇地嚐個一兩口。長輩們當然不會讓我們喝太多,但到我上大學之前,各種等級的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高梁酒、紹興酒、啤酒以及其他奇奇怪怪的酒,也幾乎都嚐過了。

嚐過各種酒之後,品味也就嚐出來了。有點像是 2006 年的電影《美好的一年(A Good Year)》裡的 Max 從小跟著叔叔 Henry 喝酒一樣,不過我不太懂紅酒就是了。我偏好酒精濃度在 40% 以上的烈酒;40% 以下的,我基本上只愛啤酒。

記得很久很久以前,當我還是中學生的時候,我就很喜歡李白的樂府詩《將進酒》。我從小就了解酒,也了解酒與人的關係,所以我總是為了李白能透過文字將那樣的意境表達出來感到敬佩不已。

不過,這也讓我一直有個疑問:從來不喝酒的人能體會這首詩的意境嗎?不喝酒或不愛酒的人,或許頂多只能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到各種修辭手法和一個懷才不遇借酒澆愁的詩人,而不易同理那種「但願長醉不願醒」的主觀感受吧!

將自己抽離出來以旁觀者的立場來分析,我當然也會。從小到大的國文課,我們不都是在做這些事嗎?我當然知道「朝如青絲暮成雪」是一種比喻,比喻時間流逝之快。但是在一杯酒的影響下說出「朝如青絲暮成雪」的感傷,就真的只有喝了一杯酒之後才能感受了。

我不是很喜歡為了社交或應酬喝酒,總覺得在那種場合裡酒被貶抑為助興工具,糟蹋了許多好酒,也疏離了人與酒的關係。另一方面,我也同樣不喜歡酒的地位被往上拉離世俗。我不太喜歡「品酒」這個詞。我不喜歡酒被說成一種特別高貴的飲料,我也不喜歡飲酒被說成一種特別高階的文化活動。那些說法與做法,一樣會把人與酒的關係變得十分疏離。

酒既不是為醉而醉的助興工具,也不是裝模作樣的身分品味。我始終相信,酒應該是一種主流的生活元素,應該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絕大多數的時候,我都是自己一個人深夜時在家裡喝。純喝酒,以烈酒為主。關了客廳的大燈,慢慢地喝,慢慢地透過嗅覺與味覺去感受,也慢慢地放鬆心情。至於家庭聚會喝什麼酒,就看大家的喜好了。反正我差不多什麼酒都能喝。

我總覺台灣的飲酒文化不太健康,太過於兩極化。有太多酒被浪費在社交應酬的餐桌上,又有太多人把酒當成神聖不可侵犯、一定要遵循一些儀式才可飲用的聖水。大家好像都忘了,除了在社交應酬的餐桌上喝醉與像宗教儀式般品酒以外,其實還有許多其他的選擇。

或許,人們確實意識到還有其他的選擇,只是覺得身不由己。面對朋友敬酒或長官舉杯,很多人覺得不得不喝。而品酒作為一種代表身分地位與文化素養的象徵,也是很多人覺得難以抗拒的誘惑。但是,酒應該是帶來自由的,而不是為自己加上更多的束縛。讓自己不自由的飲酒,是一點意義也沒有的。

體會一下「古來聖賢皆寂寞」和「鐘鼓饌玉不足貴」的心境吧!如果你真的要喝酒,就要自由地喝酒。自由,讓你平時受限制的心靈暫時獲得釋放,讓你能夠充分感受平常感受不到的一切。你不需要一輩子都像李白那麼灑脫;事實上,李白也不想當一輩子的詩人。你至少應該做到,當你需要自由時,你能暫時放下平時限制你的一切。如果做不到,那就別喝酒了。

我從小就有白髮。年紀愈大,白髮佔的比例就愈高。如今年近不惑,白髮數量已開始超越黑髮。「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對我來說不只是比喻,而是親身經歷了。有此經歷,就更能體會「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感慨了。

真的,人生是很短暫的。當然,「人生得意須盡歡」或「斗酒十千恣歡謔」的境界也未必是你我做得到的。但我覺得我們可以做的,是把酒留給自己。讓酒回歸生活,讓自己飲酒時擁有最多的自由。就算要與人共飲,也一定要是至親好友。如此,將進酒,杯莫停。讓酒真正豐富我們的人生,刺激我們的想像,促進我們審視自我,為我們消愁解憂,並為我們帶來歡愉。

延伸閱讀:飲酒適量,有益健康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