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符合國際化標準化

在研議多時之後,教育部決定捨漢語拼音,採通用拼音作為中文音譯方法。路牌用哪一套拼音已無關宏旨,整個決策過程反映出來的問題,才是最令人擔憂的。

漢語拼音的標準化與國際化,是別的方案無法取代的。不採納漢語拼音,表示標準化與國際化在決策者眼中重要性並不高。或許決策者是這麼想的:路牌都插在國內,全國統一就好了,為什麼要遵循國際標準?不要忘了路牌拼音主要是給外籍人士看的,而外籍人士十之八九都是透過漢語拼音學習華語。若說要方便外籍人士學習或辨認,應該要選漢語拼音才對。這分明就是一項需要考量國際化與標準化的決策,決策者卻沒有正確的認知,最後導致錯誤的決策。

如果只是在國內鬧笑話也就罷了。前些日子,僑委會打算在美國推廣通用拼音,結果卻四處踫壁。不遵循國際標準也就算了,竟然還強要別人接受自己土法鍊鋼的拼音方案。不知道是坐井窺天還是夜郎自大,但肯定是個笑話。我一點也笑不出來,因為這反映僑委會對台灣以外的華人一無所知!對海外華人一無所知的僑委會,有資格、有能力服務僑胞嗎?

我們總希望台灣能突破被孤立的困境,被國際社會接納。如果決策者不能將心比心,真正了解國內外籍人士和海外華人的需求,如何能得到尊重?如果台灣不能接受國際社會既有的標準,又如何期待別人來接納台灣?正如孟子所言,敬人者,人恆敬之;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教育部、僑委會都應該三思。

(原發表於 2000 年 10 月 8 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