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半睡半醒間作了個夢。我在夜裡離開實驗室準備回家,走到捷運站上了車。車廂很暗,只有我一個人。我突然想到回家走路就好了不用坐車,但門已關上。車廂開始移動。我發現這是公車,開在完全陌生的路上。

Read More 在夢與夢之間

三年多來在 Instagram 總共分享了兩千多張照片。為了方便日後回憶,都會儘量標記地點。而瀏覽其他人在相同地點分享的公開照片,或進一步瀏覽某幾位陌生人的個人頁面,也為當下的體驗帶來更多層次。

Read More Instagram 人生

讀繪本是件很有意思的事。簡單的視覺刺激喚起豐富的閱讀體驗。同一本繪本連續讀幾次,每次的體驗都不相同。讀了幾次以後稍微停下來想一下哪些體驗是繪本的哪些元素和自己哪些經驗互動形成的,也很有樂趣。

Read More 跟繪本玩遊戲

台灣的作文教育在本質上是代工業的縮影。老師們只教各種解決方案,卻沒教如何發現問題。學生的時間多半花在學習抽離溝通脈絡的結構與修辭技能,卻很少有機會練習尋找與辨識能夠讓這些技能派上用場的重要溝通需求。

Read More 作文與代工

文創在台灣很熱門,但是它到底是什麼卻沒人說得清楚。本文彙整過去幾年我在 Twitter 分享過的二十則觀察,分成六類:現象、心態、手法、媒體、政府、中國。希望能讓大家更了解台灣文創產業的真實與虛幻。

Read More 真假文創

夢是潛意識對現實的超現實演繹。延續 2009-2013 的〈捕夢〉、〈織夢〉、〈追夢〉、〈入夢〉與〈說夢〉,本文彙整 2014 年我在 Twitter 上分享的 26 則夢境。分成六類:自我、虛實、電影、公路、教育、消失。

Read More 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