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總以為了解自己的認知歷程如何運作,然而直觀的了解往往也是不準確的。我們的大腦不是像電腦一樣的通用計算系統,而是演化塑造出來的特化的計算系統,目的是適應環境。我們的認知能力也不是為了處理課堂上的知識設計的,而是為適應性及功能性的行為服務的。可以這樣說,人是一種有適應性的、主動的有機體,而不是一部被動執行指令的電腦。

Read More 認知與學習策略

在「國中基測量尺及等化程序缺失」研究報告中,中研院統計科學研究所林妙香教授對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提出許多質疑。讀完這篇報告,我發現基測不僅違背了最初的理念,測驗品質也不佳。這麼多測驗專家發展出來的大型教育測驗只有這種品質,當然會失去民眾的信任。當測驗專業不再被信任,基測就不可能再有改善的機會了。

Read More 國中基測還有救嗎?

我以前跟很多我這個年紀的男性一樣,習慣把手機,皮夾、鑰匙、面紙等雜物就往上衣及褲子口袋塞。後來覺得口袋塞得滿滿的又醜又不舒服,就開始使用可以裝各種小東西的側背包。最近幾年,我出門的時候口袋裡已經不放任何東西了,所有東西都放包包裡。

Read More 我的包包

2003 年 9 月 15 日上午,我在第一教學大樓 B116 教室第一次見到你們。我坐在教室最後一排,靜靜地看著每一個人上台自我介紹。那是我對你們最早的記憶。回想起來,總覺得那是昨天的事,而不是 1363 天前的事。

Read More 六月的心情

我喜歡看的幾個電視影集,例如 FOX 的《24》、 CBS 的《CSI》與《NCIS》,主角之中都有中年男女。《24》的 Jack BauerTony Almeida 分別是 4145 歲,Audrey RainesMichelle Dessler 分別是 3835 歲。《CSI》的 Warrick BrownNick Stokes 分別是 4140 歲,Sara SidleSofia Curits 分別是 3937 歲。《NCIS》的 Anthony DiNozzo 39 歲,Abby Sciuto 38 歲。換句話說,都和我差不多年紀。

Read More 中年感傷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每天都會在印刷媒體和網路上經由閱讀接觸到大量的資訊。在時間有限但資訊無限的情況下,人們的閱讀策略是高度選擇性的。如果標題無法立即讓讀者了解文章的主旨,人們就不會繼續閱讀。如果標題夠好,但第一段卻無法立即讓讀者了解文章重點,人們還是不會繼續閱讀。因此,如果你想引起讀者的閱讀動機,就要把標題與第一段寫好。

Read More 引起閱讀動機的關鍵:文章的標題與第一段

許多大學教授常常感嘆,不知該如何面對現在的大學生。時代在變,在不同時代成長的學生當然也會跟著改變。大學教授與其以不變應萬變,不如轉換心態,化被動為主動。一個很有幫助的心態是:「教學是一種服務」。很多保守一點的老教授聽到「服務」這個詞,可能馬上產生許多負面聯想,例如卑躬屈膝、低聲下氣。事實上,如果你「不想」卑躬屈膝、低聲下氣,就必須有服務的心態。服務,讓你化被動為主動。

Read More 大學教授與汽車業務員

從小到大,親友聚餐時,長輩們總是會喝點酒。小朋友跟在旁邊,偶而也好奇地嚐個一兩口。長輩們當然不會讓我們喝太多,但到我上大學之前,各種等級的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高梁酒、紹興酒、啤酒以及其他奇奇怪怪的酒,也幾乎都嚐過了。

Read More 將進酒

去年八月我寫過一篇「共享書籤 HEMiDEMi,網摘精華 MyShare」,比較這兩個競爭的網路服務。當時,我看好基於純粹 Web 2.0 機制的HEMiDEMi 黑米共享書籤。過了不到一年,結合共享書籤與社群討論的黑米果然發展出類似繁體中文 del.icio.us + Digg 的特色,吸引了不少使用者。但是,新的黑米也有了新的競爭對手:去年八月底開始內部測試,最近開放一般使用者註冊使用,介面與功能都與黑米十分類似的推推王 funP

Read More 黑米與推推王:概念模型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