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者的個人風格
要作一場成功的簡報,技巧當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簡報者的個人風格。很多人上了台放不開,風格很難展現出來。這和我們的文化有關,成長過程中總是被教訓要中規中矩、謙虛內斂、公平客觀、面面俱到。但這樣作簡報只會又乾又澀又悶又無聊。
Read More 簡報者的個人風格要作一場成功的簡報,技巧當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簡報者的個人風格。很多人上了台放不開,風格很難展現出來。這和我們的文化有關,成長過程中總是被教訓要中規中矩、謙虛內斂、公平客觀、面面俱到。但這樣作簡報只會又乾又澀又悶又無聊。
Read More 簡報者的個人風格「出路」對心理系的學生來說一直是件很困擾的事。表面上很多工作都和人有關,但心理系的訓練好像又做不了那些工作。要跳出困境,你就必須確認,自己:一、必須真懂心理學;二、不能只懂心理學。
Read More 心理學的天空各行各業都有神棍。你知道,就是沒什麼本事卻把自己吹噓得比任何人本事都大,還宣稱買了他的天價產品或課程就可以立即致富、解決難題,或做到任何實際上很困難做到的事。
Read More 神棍不分東西方,所有的商業電影都在強化主流社會的基本價值觀。觀眾在看到自己的價值觀被威脅而後獲勝,內心的喜悅強化了原本的價值觀,讓他們覺得自己活在安全、真實、正義的社會中。不僅寓癒於樂,也讓人們更願意看電影。
Read More 電影裡的價值觀近年來,很多台灣企業都意識到創新的重要。大家相繼開始「導入」各種設計思考的方法,但未必都很順利。究其原因,還是與企業文化有關。
Read More 台灣企業的創新困境台灣的教育太重分流,職場太重分工,很多人都只有單一領域的訓練與專長。雖然開始意識到跨領域的重要性,真跨出去的很少。多年來我自己跨了很多領域,也有不少觀察。跨領域的難度,不在領域間的差異,而在學習的動機。
Read More 跨領域,怎麼跨?「觀點太少,論點太多」是很多個人或媒體讓人感到無趣的主因。這「少」與「多」當然受到難度的影響:觀點的形成很困難,論點的產生很容易。前者是以不同的參照架構詮釋完整的現象,後者則是在相同架構內以個人立場爭辯局部現象的意義。
Read More 觀點與論點台灣的文創產業這幾年很流行故事行銷,但大部分的故事都說得不好。很多人為了故事而故事,忘了說故事的目的是什麼。於是很多時候甚至根本沒有故事,成了唬爛行銷。
Read More 沒有故事的故事行銷位於屏東的高鳳數位內容學院停辦了,永達技術學院也被勒令停招一年。很多人開始討論教師的工作權與學生的受教權,但這些所謂後段學校的師生面臨的問題不只這些。這些孩子會來念這些學校,而不是一般人認為更好的學校,代表他們在前一階段的學習過程就充滿挫折了。
Read More 大學退場之後每一個人都被困住了,不論是角色或觀眾。被困在超現實與寫實、生與死、選擇與命運、善與惡、正義與沉淪之間。而正當我們覺得終於從一個故事中解脫了,下一個故事又把我們拉回去。直到四段故事結束,直到我們起身離開座位,直到我們開車離開戲院,我們的心還被困在那裡,就像電影裡的角色一樣。沒有人救我們出來。
Read More 天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