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公共運輸上很少講電話,但是經常聽到別人講電話。有些人聲音大一點,甚至開擴音,我也只能被迫旁聽他們在談什麼。以下精選十則、橫跨十四年的人生百態與心得。
1. 平行宇宙(高鐵)
「我在 5 車。你走到 5 車了?見鬼了我沒看到你。」後座女士講電話。我一聽就知道不是鬼故事,而是其中一人搭錯車。這是 1602,她朋友在 1302;後者台中到台北之間只停桃園。她只好叫她朋友到台中下車,再轉下一班 6/8 字頭的車。(2024-05-09)
2. 二十年前的簽名(公車)
男子接到保險公司來電。我聽他報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受益人姓名及關係一清二楚。全程擴音,電話那頭說些什麼也一清二楚。主要是保險公司之前要他簽出二十年前的簽名讓他頗困擾。他說現在簽名風格和二十年前投保時不一致了。這通電話就是在討論解法。(2023-10-23)
3. 中年男性的油滑與傲慢(公車)
中年男子遺失物品在火車上,打電話問台鐵如何取回。我光是聽他覆述的內容都覺得解說很清楚了。他還是要抱怨麻煩及運費。最後他聽懂了也有道謝啦。但中年男性自卑轉自大的態度,以及很用力但咬字不清、每個音都黏在一起那種很「油滑」的腔,真煩。(2023-07-23)
4. 不知道自己在哪裡(渡輪)
「我在……船很多的地方。」遊客在電話上跟朋友講不清楚自己在哪。(2022-08-05)
5. 嬰兒哭聲像音樂(高鐵)
前座阿伯全程電話接不停,鈴聲和講話音量都超大。鄰座男士吃東西咀嚼聲比大型犬還響亮。魔音穿腦莫此為甚。相較之下,嬰兒哭整路都像音樂了。(2016-08-23)
6. 你聽我說完(高鐵)
講電話講不停就算了,每隔三十秒就來句「你不要講了」、「你聽我說完」的語氣真欠扁。(2014-08-14)
7. 漢語語言學(高鐵)
鄰座大叔打電話回高雄給家人,全程台語。但說到「坐捷運回後驛」時,不僅「捷運」轉到國語,有趣的是連「後驛」也跟著轉到國語了。不曉得是否為了協助區辨指涉的意義是站名而非區域。(2013-01-26)
8. 曖昧關係(高鐵)
坐我後面的男子講了將近一小時的電話,語氣與內容聽起來與電話那頭的女子非常親暱。就在我在猜想兩人的關係時,講電話的男子突然跟對方說了一句「我剛剛打過電話給我老婆……」(2012-04-20)
9. 你懂我的意思嗎(高鐵)
我非常不喜歡聽到「你懂我的意思嗎」,不喜歡到就連在高鐵上鄰座陌生人跟朋友講電話時說了這句話都會讓我不高興。(2012-04-07)
10. 人生的關卡(公車)
一對中年夫妻。大叔在打電話借錢,數字不小。對方拒絕。他哀求近半小時說沒這筆錢就過不了這關,我旁聽都覺得沈重了。到站他太太按鈴要下車,又被他拉回來。直到我下車時他還在哀求。(201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