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現代集合住宅的人,鄰居之間經常互不相識。通常要有不好的事發生,才會有一些改變。
噪音或生活習慣擾鄰,漏水或裝潢損鄰,總要協調解決方案。或者因為政策或法規改變,社區規則跟著改變,也要吵個幾輪。或是隔壁蓋大樓,整棟老公寓受損,促成原本彼此不相往來的鄰居第一次開會。
這也是個捷徑。通常衝突時最能看清楚一個人的背景與性格,甚至讓你表現出未曾看過的自己。所以不只識人,也識己。
尤其大部分的人平常就生活在自家和工作這兩個同溫層。不管為了什麼原因必須和鄰居交流,都讓你體會到世界上有很多不一樣的人。但是再不一樣,都必須找到、也有機會找到相似之處,不然問題無法解決。
說來諷刺。如果一切風平浪靜,也許鄰居間的交流就永遠止於同乘電梯點個頭。發生了一些事情擾動鄰里,有些衝突,才會長出新的人際連結。關係網絡建立起來之後,很多問題也更容易解決。
「不打不相識」還真的有點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