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味與風塵味

My iPad 2日前散步經過燦坤,一時興起入店看看各家 Android 平板電腦長什麼樣子。結果我連拿起來試玩的動機都沒有,而我還是 Android 手機的使用者呢。究其原因,看起來毫無吸引力,感覺不對。當天晚上我一直在想這件事。我覺得這幾年絕大多數筆記型電腦與行動裝置的外觀傳遞的讓我不舒服的感覺不外乎兩種:工程味與風塵味。

工程味是主流。早年的工程味比較簡單,就是缺乏設計。我還記非常多年以前在高雄建國路看到店家展示的某主機板大廠推出的第一代筆電時的第一印象:「天啊!你不能只是隨便用幾塊板子把主機板包起來就說那是筆電了。」

到了最近幾年,絕大多數的裝置,包括筆電,在外觀的設計上又開始刻意強調高科技的感覺。有時做過頭了,結果就是清一色的膠布黑、排水管銀再點綴防水矽膠白。差不多就是你家廚房水槽下方的感覺。連高科技的工程味都出不來了,就剩下水電味。

相對於工程味,風塵味是少數,卻是顯眼(也許還礙眼)的少數。我所謂風塵味指的是那種暴發戶穿金戴銀的俗氣感,那些想做出所謂世俗精品味道的裝置。例如看起來像名牌包或名牌跑車的外觀,或是鑲鑽,或是像路邊的變電箱上的彩繪一樣過度裝飾,諸如此類。

也許是對傳統工程味尖銳稜角的反彈,風塵味的另一個特色是為了強調娛樂與圓滑而過度使用曲線。市面上很多裝置(或 3C 周邊)的曲線都是見樹不見林的曲線。也就是說,如果你只看裝置的局部不會覺得那曲線有多糟,但是當你看到曲線組合而成的整體就會覺得眼前這東西好醜。

一言以蔽之,工程味「土」,風塵味「俗」。

筆電有點土味或俗味,一般來說人們也都能接受。畢竟這類產品的外觀大都落在有點土和很土、有點俗和很俗之間。只要不要土或俗得太超過,性能價格比還是一般人心目中最重要的。

手機經常被握在手上並近距離在別人面前展示,就像手錶或其他服飾配件一樣,使用者對外觀當然會比較挑剔一點。但隨著觸控介面的普及,各家智慧型手機的外觀也越來越像。某個程度上這是好事:大部分現代的智慧型手機不像它們的筆電前輩因為設計過頭而有太重的工程味或風塵味。

平板電腦完全是另一回事。平板電腦的本體雖然和智慧型手機一樣還是一大片觸控螢幕,但別忘了它也比手機大得多。它的體積小到使用者經常會隨身攜帶並在各種不同的情境拿出來用,大到周圍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隔著一段距離也看得到裝置外觀的顯著特色。

平板電腦有許多使用情境是在生活中,工程味或風塵味太重的產品是很難融入生活的。看著燦坤店裡展示的各家 Android 平板電腦,大部分的工程味還是太重。而那些試圖藉由視覺或觸覺上類似皮革以傳遞奢華感覺(不管多低調)的設計則會被我歸類到風塵味。

平板電腦「好不好看」很重要,而這是一個困難的設計挑戰。智慧型手機從商務走入生活不過只有三年左右,而且發展重心一直偏重軟體。突然間,我們被 iPad 推向平板電腦的時代。當軟體已能滿足絕大多數使用者的需求,不同產品間的差異就必須由外觀來突顯。工業設計在平板電腦時代的重要性顯然比智慧型手機時代高得多。

iPad(特別是 iPad 2)的設計很棒,但我一直不覺得那是跨越不了的障礙。蘋果公司的設計只是一種融入生活的方式,不是唯一的方式。如果你把蘋果當目標,當然永遠東施效顰。但如果能夠真正深入了解使用者的生活脈絡,我相信 Android 平板的開發者還是能夠設計出有足夠生活味的產品。有了生活味,也就有了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