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開放與接納的胸襟面對批評

華視新聞部總監陳季芳在部落格上發表一篇題為「失意記者陣線之有種來上班」的文章。大意是說,許多失意記者其實是因為記者幹不下去了,才跑出國念書。學成歸國後,搖身一變成了學者專家,自以為是地評鑑傳媒、評論新聞、批判人事等。文章也批評在大學教新聞的教授「空口說白話還比人家用手爬格子塑造風格慢」、「只是喝了幾口洋墨水,一天新聞也沒有跑過,也可以在大學裡開課;誤人子弟之不足,還儼然傳媒的上帝」。

我學的不是新聞,但至少在我比較熟悉的領域中,我確信實務工作者的訓練過程中,不可能只訓練些他們實際工作時會使用到的技能。醫學系的教授也不是每一位都是臨床醫師,心理學系的教授也只有部分是從事臨床工作的臨床心理學家。

這不是我第一次看到實務工作者對所謂學者專家有如此深的敵意,「有種來上班」或「有本事你來做看看」的說法我也常聽到,而我個人也同意許多大學教授的確不食人間煙火、經常講些讓人受不了的話。僅管如此,我還是願意提醒,自以為是的敵意只會讓自己停止成長。唯有開放與接納的胸襟,才能讓自己持續成長。

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人生經驗、知識、技能與偏好。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每一個人眼中的世界自然也不可能是一樣的。當別人批評我們的時候,我們應該感激,因為我們獲得了一種新的觀點,得以看到別人眼中的世界。要知道這個世界是極為複雜的,任何人終其一生也難以窺得全貌。能夠建立更多元的觀點,就能對世界多了解一些。

你有沒有看過那種數十年如一日都沒有成長的大學教授?在學校裡,因為掌握了學生的成績,學生只敢跟他說好話。出了校園,成了社會大眾眼中的學者專家,就算胡說八道人家也還是客套地說感謝教授指導。聽不到批評,就缺少了自我成長的回饋與指引。

實務工作者也是一樣。如果只是因為學者專家不做實務工作,就覺得他們的觀點一文不值,你就只聽得進自己人說的好話。到頭來,還不是跟你批評的那些人一樣?多元觀點的建立是需要時間的,許多看來對實務工作沒有立即明顯幫助的觀點,累績到一定程度後,會成為實務工作厚實的知識基礎。這之間的差別,就好像只懂得臨床診斷和治療的醫師和在臨床技能以外同時具備充實基礎知識、社會關懷和人文素養的醫師之間的差別一樣。

人在面對批評的時候,總難免有防衛的心態。與其讓這樣的心態發展成巨大的敵意來對抗批評,不如將別人的批評視為一種品質保證或軟體除錯的過程,從批評中尋找自我改變的方向。如果一定要花費一些精力,你會選擇抗拒成長呢?還是選擇追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