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雪國》:一部像散文的小說
《雪國》(劉子倩譯,大牌出版)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說。它講了一個虛構的故事,定義上的確是小說。但是它的質地其實更像散文。
Read More 川端康成《雪國》:一部像散文的小說《雪國》(劉子倩譯,大牌出版)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說。它講了一個虛構的故事,定義上的確是小說。但是它的質地其實更像散文。
Read More 川端康成《雪國》:一部像散文的小說上午從高雄到台南開會,午餐過後正式行程結束。回台南車站搭車之前先回老家附近的竹溪寺看看,也藉此機會再次體驗台南的公共運輸。
Read More 重遊竹溪寺,暨再次體驗台南公共運輸繼《古都》與《伊豆的舞孃》之後,繼續讀川端康成的《千羽鶴》。木馬文化出版,劉子倩譯。這個版本也納入了續篇《波千鳥》。從這個時代看回去,覺得與其說《波千鳥》是續篇,不如說是本體。(這次借了電子書。)
Read More 川端康成《千羽鶴》:罪惡感的編織與演繹台灣高鐵營運十七年來對台灣社會的影響不只是便利,更促進了價值觀的典範轉移。從骨幹到最後一哩,形成連鎖反應。我個人就是在這十七年間從習慣自己開車轉換到完全以公共運輸為主。
Read More 台灣高鐵啟動交通價值觀的典範轉移AM 創意的經典音樂劇《小太陽》與高雄市立交響樂團合作,將經典旋律交響化,並將原劇濃縮為一小時。更豐富的音樂層次,更輕快的戲劇節奏,共構一場令人驚豔的音樂會。
Read More 高雄春天藝術節《小太陽》高市交親子音樂會:音樂與戲劇都令人驚豔高鐵一日生活圈是有時差的。尤其台北畢竟還是台灣的中心。對高雄人來說,如果必須趕上台北上午九點以前的行程,就必須搭清晨六點半或更早的直達車。起床當然就得更早。十七年來跑了無數趟,磨出一套標準起床腳本。
Read More 早起的藝術:我如何學會享受高鐵一日生活圈的北高時差墨磊寧的《中文打字機:機械書寫時代的漢字輸入進化史》是一本百年難得一見的傑作。我個人身為受過漢語語言學訓練的閱讀心理學家,對相關議題更為有感。本文直接分享心得。不是導讀,也不是書評。
Read More 《中文打字機》:對現代化的焦慮與渴望驅動人們重新發現與認識中文我走在街上總會抬頭看一下電線桿。包括桿上的設備,以及劃過天空的電線。密密麻麻的電線亂中有序,不只是電力網路,更是家戶與社會網絡的象徵。電線桿是有生命的。
Read More 電桿風情前高雄市議員吳益政的「北迴歸線的另一端.古巴 1/5 甲子」攝影個展今(20)日在高雄黃埔新村的慕何藝術開展。作品為相隔十二年兩次探訪古巴的精選街拍。
Read More 北迴歸線的另一端.古巴 1/5 甲子:吳益政攝影個展滑臉書看到一則動態,說搭火車通勤最大的夢靨是在車上遇到認識的人,即使是熟識的朋友。原本可以獨處的,現在被跟他困在一起,得一路跟他聊。我深有同感。
Read More 千山我獨行,不必相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