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 Mio PAI 與 SLICE
加拿大公司 Mio 新推出的心率手環 SLICE 追蹤全日心率,輔以個人活動指標(Personal Activity Intelligence;PAI)評估活動狀態。本文分享初步使用心得,並分析可能的目標族群與使用情境。
Read More 再探 Mio PAI 與 SLICE加拿大公司 Mio 新推出的心率手環 SLICE 追蹤全日心率,輔以個人活動指標(Personal Activity Intelligence;PAI)評估活動狀態。本文分享初步使用心得,並分析可能的目標族群與使用情境。
Read More 再探 Mio PAI 與 SLICE四年前開發最早的光學心率錶 ALPHA 的加拿大公司 Mio 今年年初推出新產品 SLICE。焦點從運動記錄轉向活動追蹤,並以個人活動指標(Personal Activity Intelligence;PAI)評估活動狀態。但這指標到底有沒有用?
Read More Mio SLICE 與 PAI 初探我從兩年半前開始戴心率錶並以相關服務記錄運動。歷經 MIO ALPHA 與 ALPHA 2,現在來到 Garmin vívoactive HR。不論你想要運動或已在運動,心率裝置都有幫助。讓我告訴你為什麼。
Read More 用「心」運動:為什麼你需要心率錶/手環?開始運動,對一輩子都沒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來說,是件難事。並不是缺乏動機:大家都知道運動促進健康啊。障礙往往在能力與提醒。本文提供一些幫你跨出第一步的引導建議。
Read More 如何開始運動我運動不為減重,但也自然減了一些。春節假期結束至今二十週,總共減了七公斤,體脂從 20% 來到 13%,骨骼肌率 37%。本文分享一些個人經驗與分析,提供給想要減重的朋友參考。
Read More 二十週減重七公斤:心得、分析與建議我從四個月前開始規律地做徒手重量訓練(bodyweight training)。以 Tabata 式的高強度間歇訓練為主,每週三到五次,每次十二到二十四分鐘。以下分享四個月的成果與心得。
Read More 大叔健身:徒手重訓與心率記錄三年多來在 Instagram 總共分享了兩千多張照片。為了方便日後回憶,都會儘量標記地點。而瀏覽其他人在相同地點分享的公開照片,或進一步瀏覽某幾位陌生人的個人頁面,也為當下的體驗帶來更多層次。
Read More Instagram 人生資策會智通所十一月十三日舉辦「第二螢智慧電視論壇成果分享研討會」。我很榮幸應邀演講,講題是「沒有電視的日子」。八月接到邀請時,我已過了將近一年沒有電視(顯示裝置及訊號源)的日子。乾脆以這件事為主題。
Read More 多螢一心:從「沒有電視的日子」談起我的第一台個人電腦是 1983 年台灣山寨的 Apple II,當時中文系統還不成熟。到了 1989 年的 IBM 相容 PC 時代,有了倚天中文系統,電腦才正式成為生產力工具。那年剛升大二的我開始用電腦寫作業,至今仍保留所有列印原稿。掃描了幾頁與大家分享。
Read More 中文電腦印刷字體考古:1990-1992由國科會改制的科技部三月三日正式成立,負責推動全國科學發展與技術研究及應用。但是科技部要如何在推動科學發展上超越它的前身國科會,在推動技術研究及應用上與經濟部技術處作出區隔?科技部到底為了什麼存在?
Read More 科技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