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

心理學與網際網路有什麼關係?如果問中學教師或中學生的家長,你非常可能得到以下回答:「網路成癮問題」或「網路交友問題」。如果他們邀請一位心理學家演講,想聽的也是與這兩個問題相關的主題。

Read More 心理學與網際網路

BBC 中文網報導,台灣團結聯盟立法院黨團 10 月 3 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如果在 Google Maps 搜尋 “Taiwan”,出現的地圖右方註記的名稱是「台灣,中國的一省(”Taiwan, Province of China”)」。台聯立法院黨團抗議 Google 屈服中國壓力,昧於國際現實,傷害台灣主權地位,並呼籲全民一人一信向 Google 抗議,要求改正錯誤。

Read More 從中國打壓論看台聯立委的國際觀

須文蔚老師在中時電子報作家部落格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他與編輯採訪社的同學,透過教育部的「減少數位落差:青年資訊志工團隊」計畫,前往位於花蓮縣偏遠地區的水璉國小協助孩子們數位落差。他們意外地發現,該校透過縣府新購得的一批電腦隨機安裝的作業系統是 Linux,而不是他們預期的 Windows。

Read More 「跨越數位落差」不等於「微軟化」

東森新聞報報導,高雄縣長楊秋興三十日凌晨率隊督導執行「青春專案」,到鳳山市區網咖等營業場所查察。楊縣長說,暑假期間,青少年朋友因心情輕鬆,較易在外遊蕩,甚至整夜沉迷網咖,很容易被誘騙沾染毒品或發生意外。他呼籲青少年朋友,深夜不要流連在容易犯罪場所。

Read More 深夜臨檢網咖,不是讓青少年回家的最好方法

網際網路並不是單純的「電腦」網路,而是由使用網路的人、人與網路互動的軟體界面、與各種網路通訊協定與硬體設備結合而成的複雜系統。討論人與網路的關係時,如果只著重網際網路的技術面,或是只著重網際網路對人的外顯行為所產生的影響,所得到的印象將不可避免地不完整且沒有代表性。

Read More 心理學與網際網路

日前教育部在其網站上公布一份「TANet 出國管制公告」 (http://www.edu.tw/tanet/policy.html) ,其中第二點指出:「依據台灣學術網路技術小組第四十六次會議決議,為了回歸學術網路正常用途,自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十一月一日起對於非學術用途之國際頻寬將予限制。將對每日流量較大的非學術網站設限禁止連線,目前限制名單如下……(略)」並羅列十個被認定為「非學術」的網站。

Read More 網路用途 不可貿然設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