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回首防疫創傷,療癒未竟事務
中國導演婁燁的《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是一部紀錄片風格的劇情片。2020 年初,一個電影劇組在武漢準備繼續拍攝一部十年前未完成的影片,遇上疫情封城。
Read More 《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回首防疫創傷,療癒未竟事務中國導演婁燁的《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是一部紀錄片風格的劇情片。2020 年初,一個電影劇組在武漢準備繼續拍攝一部十年前未完成的影片,遇上疫情封城。
Read More 《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回首防疫創傷,療癒未竟事務二十年來我的投影片比例都是 4:3 信箱模式。也就是說全畫面是 4:3,但主要內容範圍只在中央的 1.85:1 的區域。這當然是因應早年的顯示裝置主流比例所做的設計。
Read More 投影片比例:更新與傳承近日翻閱手邊的公共運輸史料,一路往回翻到 2006 年 11 月 5 日初次試乘高雄捷運的照片。距今整整十八年…
Read More 十八年前的高雄捷運:我們已經走得這麼遠了出門在外突然想大便實在是個驚慌的體驗。尤其經常利用公共運輸到處移動,更是會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突然想大便。怎麼辦呢?
Read More 突然想大便之前在〈我的隨身環保袋〉提到過,隨身攜帶的除了一般的聚酯纖維袋,還會有一個小塑膠袋。這個袋子唯一的功能就是裝便當。便當還真的得用這種袋子裝才穩。
Read More 我的便當袋高市圖寶珠分館近期有一個小小的「讀報遊世界」展。展出由民族國中閱讀推廣教師曾翊涵老師及校內教師與外館合作蒐集的五大洲二十四個國家的報紙。
Read More 讀報遊世界,讓報紙再次有趣:沒有什麼地方比圖書館更適合這個展了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就位於公園內。大人可以穿短褲拖鞋來散步,小孩可爬、可跑、可喊叫。表藝場館不再是令人敬畏的神殿,而是任何人都可以親近的公共空間。真是藝術共融、文化平權的典範。
Read More 藝術共融、文化平權的典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週末在衛武營國家歌劇院觀賞 AM 創意製作的《綠野仙蹤》中文版音樂劇,同時也是台灣首部百老匯授權音樂劇。去年看過一次。這次二刷,依然享受。
Read More 有稜有角,卻也溫柔包容:AM 創意 2024 《綠野仙蹤》中文版音樂劇李安導演獲頒美國導演工會終身成就獎。我想起當年如何開始接觸李安的電影。不是父親三部曲,而是《理性與感性》。
Read More 《理性與感性》:我的第一部李安公車上,一位老太太教老先生搭公車,像是夫妻。老太太說聽到播報要下車的站名就按下車鈴,然後要老先生按鈴。
Read More 公共運輸素養要趁早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