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國際化 購併非唯一途徑

雅虎公司九日宣佈與奇摩站簽訂合約,將取得奇摩站的所有權與經營權。一般認為此舉有助於台灣本土的奇摩站與國際接軌。但我們不禁要問:與外國的大公司合併,是否就是本土網路公司國際化的唯一路徑?

ICQ 擁有超過八千萬註冊使用者,是現在網路上使用者最多的傳訊軟體。這套軟體是一家以色列公司在九六年推出的。雖然它在九八年時被 AOL 購併,但在那之前,它已擁有大量國際使用者。以網路電話技術聞名的 VocalTec,也是以色列公司。以色列人口比台灣少、面積比台灣小、戰爭的壓力比台灣大。但是她在高科技與新經濟的戰場上,卻得到相當傲人的成就。以 Nasdaq 上市的高科技公司數量來說,來自以色列的就排行第三。

相較之下,同樣重視高科技且在資訊工業更出名的台灣,顯得十分遜色。台灣並不是沒有人才與技術能力,可惜的是這些人才與技術能力並未被導引至正確的方向。首先,積極性不夠,沒有國際視野。網路公司眼光多半只放在國內市場,連相同語系的大中華市場,也不太重視。包括奇摩與 蕃薯藤在內的本土入口網站,雖然都有簡體版,但只是聊備一格的東西,內容完整度及更新頻率都不及繁體版。其次,以小搏大,要靠智慧與創新。不幸的是,台灣的網路公司卻多半只是套用美國成功公司的模式在國內市場運作。事實上以台灣有限的市場規模,很多模式在台灣是行不通的。

台灣人看雅虎購併奇摩站,第一個想到的是去買股票,再來想到這會掀起國內網站購併風。如果只能作這種淺層思考而看不到台灣真正的問題,那麼不管開了幾次全國知識經濟發展會議,不管上網人口每天增加多少,台灣永遠都會是網路時代裡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

(原發表於 2000 年 11 月 13 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