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me 易用性評估

Globme LogoGlobme 是一個以時間軸為主要介面的微網誌服務,服務的主要特性是讓使用者記錄與分享自己與親友的生活事件(而非想法或意見)。這種事件導向的期待讓 Globme 比較像是以時間軸為介面的生活化行事曆服務,與典型的微網誌服務有所不同。Globme 可以讓使用者在地圖上定位事件,這又是另一個與典型的微網誌服務不同之處。在 Globme 開發團隊的委託下,我以認知演練法(cognitive walkthrough)為目前已上線的 beta 0.25 版的使用者介面作了初步的易用性評估。本文根據評估報告編輯而成。

1. 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

Globme Home Page Screenshot使用者初次來到 Globme 時,心中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是什麼」,但是目前的設計讓使用者無法很容易了解服務的特性。首頁上半部的巨大地圖讓使用者覺得 Globme 的服務與地理資訊有關。地圖旁寫著「What happened in the meantime…」,但地圖只是一張靜態影像,地圖上並沒有即時的資訊更新。因此,首頁的這部分對於回答「這是什麼」並沒有太大的幫助。首頁下半部動態展示的「Hall of Globme」有時會出現一些看來不太可能由本人親自註冊使用的名人(例如美國總統或是蘋果電腦公司總裁),這也會造成初次造訪使用者心中的困惑。

幾乎所有的網站都有「About」頁面,並於首頁或導覽列提供連結。假定這個頁面的訊息足夠精確,就可以讓初次訪問的使用者心中「我在這個網站可以做什麼」的問題獲得立即的回答。Globme 缺少「About」頁面與連結,只有「Take the tour」。一般使用者會預期「Take the tour」需要瀏覽數頁資訊,且需要顯著的時間。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他們還是偏好可以快速看完的「About」。

假定使用者進入「Take the tour」頁面。第一步提到「Organize events (micro-blogging) on the timeline」,的確讓使用者注意到這是一個以時間軸為主要介面的微網誌服務。而第二步讓使用者看到時間軸介面,第四步則讓使用者看到事件定位的 Google 地圖介面。對重度使用者來說,快速瀏覽這些資訊後足以喚起他們心中使用微網誌、特別是 Plurk 的經驗。然面當他們試著用這些經驗來理解眼前的新服務時,就很有可能會過度類化。例如,「Globme 就像 Plurk 一樣」,或是「Globme 就是有定位功能的 Plurk」,諸如此類。

最後,大部分的使用者其實是不喜歡閱讀「About」與「Take the tour」等說明文件的。他們通常喜歡藉由瀏覽公開的、活躍的使用者資訊,獲致對服務的初步了解。

建議:

  • 重新設計首頁,讓首頁能夠清楚顯示服務的主要特性,例如記錄事件(而非想法與意見)、時間軸介面與事件定位的地圖介面。
  • 新增「About」頁面,並以簡短的敘述與圖解介紹網站的功能。
  • 重新設計事件輸入的介面,使其更突顯「事件」的重要性,並能夠避免導致 Plurk(或 Twitter)使用者過度類化他們的經驗。
  • 在未登入情況下的首頁出現的使用者應有代表性,至少應該是真實的使用者,隨機、最新或最活躍皆可。

2. 可學習性(Learnability)

Globme My Profile Page Screenshot登入後的「My Profile」頁面有兩種顯示使用者事件的方式:上半部的時間軸,以及下半部的逆時序線性排列。前者像 Plurk,後者像 Twitter。這可以讓有不同偏好的使用者各取所需,代價則是增加了系統的複雜度。

「My Profile」頁面有「Events」、「Photos」、「Notes」與「Friends」四個分頁。「Friends」最容易理解,就是朋友列表;其他三個分頁的功能都是使用者無法預期的。例如點擊「Photos」分頁後,並無任何介面或連結可以讓使用者新增照片。事實上,只有在新增事件的介面才能新增照片。「Events」與「Notes」在字面意義上是「事件」與「註記」,但兩者間的關係卻與字面意義不同。對任何一個使用者來說,「Events」是「自己」發表的,而「Notes」是「別人」針對自己的事件發表的註解。這些與使用者預期不符的特性,都會造成使用者學習的困難。

在「My Profile」頁面的最下方有一個「Recent Visitors」列表,列出最近訪問的使用者。不是所有的使用者都希望別人看到自己的瀏覽歷程,但 Globme 並無法讓使用者自行設定是否要出現在訪問過的網頁的「Recent Visitors」列表。大部分 Web 2.0 服務都有相當完備的隱私權設定,使用者也會如此預期。

事件的預設位置是由系統由 IP 位址自動決定的,但是從 IP 位址推論地理位置並不是百分之百可靠的過程。例如我在評估期間都從高雄市上網,多半都是透過中華電信的 ADSL。但在沒有特別定位的情況下,系統都會把我新增的事件定位在台北市。即使沒有這個問題,還是有很多情況電腦的 IP 位址反映的地理位置並非使用者所在的地點。當使用者遇到這種情況想要更改預設位置時,他們會驚訝地發現這是無法更改的。

在登入以後連上首頁,跟未登入的情況下一模一樣。對絕大多數的 Web 2.0 服務來說(例如 Twitter、Plurk 或 Facebook),登入後連上首頁都會將使用者導引至個人頁面。Globme 的首頁網址導引行為,也是與使用者心中的預期不一致的。

最後,因為時間軸介面與 Plurk 介面的相似性,使用者會直覺地使用操作 Plurk 時間軸的方式來操作 Globme 時間軸。但因為 Globme 欠缺許多 Plurk 時間軸的特性(時間精度不同,沒有左右兩側的大型捲頁按鈕……)或是有但不一致(例如左右與時間先後的對映關係),很多習慣其實是不適合用在 Globme 的。這就導致使用者很容易用不適當的方式來操作 Globme,導致學習操作上的困難。

建議:

  • 「時間軸/線性」雙介面的自由度與複雜度間必然有平衡(trade-off)點,需要進一步使用者測試以找出最佳的設計。
  • 「Events」、「Photos」與「Notes」的名稱需要修改,介面也需重組,以反映它們要指涉的真正意義與彼此間的關係。
  • 提供使用者完整的自訂隱私權功能,讓他們可以選擇不要讓其他使用者看到自己的瀏覽歷程。甚至應該預設不開放,由使用者自行決定是否開放。
  • 讓使用者能夠自行在個人資訊頁設定預設位置。
  • 若使用者已登入,當他們由首頁網址進入時,應將他們導引至「My Profile」頁面。
  • 若時間軸介面是重要且顯著的,那麼與 Plurk 操作方式的相容性就是必要的。

3. 效率(Efficiency)

在註冊新帳號的程序中,使用者需要填寫超過典型的 Web 2.0 服務所需求的資訊。在帳號、姓名、電郵與密碼外,還需要填寫性別、國家與時區等資訊。不僅如此,國家與時區這兩項資訊其實是共變的,而且僅少數國家跨越一個以上的時區,重覆輸入會降低註冊新帳號的效率。

已註冊且開始使用的使用者,在新增事件時必須填寫兩個欄位:「What happened」與「Now a bit of details」,還必須設定「Who can see this」。與 Plurk、Twitter 的單一欄位相比,在 Globme 新增事件的流程繁複許多。當然,Globme 記錄的是「事件」而非「碎念」,但就如「可理解性」與「可學習性」兩節所述,使用者的確會用過去的微網誌經驗來理解 Globme,也會用舊的經驗來期待新的介面。

建議:

  • 註冊帳號的第一步只要求最基本的必要資訊,性別、國家與時區等資訊待帳號驗證後再填寫。簡化在個人資料中增寫國家與時區的程序,可以採用比較典型的「時區(國家)」單一列表選單介面。
  • 「事件」輸入的介面可以參考 Google 日曆,基本介面是單一欄位的。若有需要,再由使用者自行點擊「新增活動詳細資料」填寫進階資訊,例如「Who can see this」、「Now a bit of details」、「add time」與「add location」等。

4. 附註

由於資源有限,此次評估以使用者介面易用性為主。使用者需求與服務特性的契合度並不在評估的範圍。

Globme 是免費的服務,有興趣者可以自行上站註冊試用。若使用者願意分享個人的使用體驗,相信會對 Globme 的改進有很大的幫助。